幸福的读后感10篇(5)

  第三层次“充实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的真实内涵,而做到这些,则“必须要全面了解自己的一生”。这是最难的部分,作者本人也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因为人都是有很强的主观性,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一天一个样。有个德国哲学家说过,当我躺着和站着的时候,我思索我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会完全得出不同的结论。”说完这些,施密德大笑起来,然后**。这种快乐的瞬间,想必就是他笔下的第二种幸福,短暂、常见却无法长期持续。

  生于1953年的的威廉•施密德,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的农舍长大,和6个兄弟姐妹度过了艰辛的童年生活,孩子们常因繁重的农活而互相生气。在17岁时他施密德可以离开家乡去往大城市的时候,他为自己可以摆脱父母彻底自由而高兴。然而很快这种幸福被新的艰难代替,“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做出的决定也要自己承担后果”。

  从比伦豪森到柏林,施密德经历过太多职业:排字工人、大学客座教授、心灵抚慰师、生活艺术家、哲学家……然而他却说自己从不对比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职业间的幸福感,也从未追问过自己关于幸福的问题。“生活总是有幸福的部分和你感觉不幸福的部分组成的,而幸福也并非人生的第一要务,追求生活的意义才是。”

  施密德曾经在瑞士阿尔比斯山区阿佛尔特恩医院长期担任哲学心灵抚慰师,这个与传统心理咨询大相径庭的职业生活也让施密德对幸福有了新的看法。当医院的医生读完施密德的书打电话邀请他前来的时候,他却因为知道这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并不情愿。在妻子和朋友的劝说下,他开始了这份工作。他除了需要和病人谈话,还需要根据医院的部分划分,来给医院员工进行集体谈话。护理老年人的护工、内科的大夫、常常面临死亡的急诊急救部门等,分别和他进行会议式的交流。

  随着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求教关于幸福的问题,施密德开始放慢自己的生活,思考这个大多数哲学家怠于回答的老问题。“那些精神疾病患者思考人生的方法反而和哲学家是相同的”,施密德于是开始采用哲学方法来做这一课题,他说:“哲学处理一个主题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一个概念,然后分析这个概念,再把概念拆分,之后还要考虑这些概念的对立面是什么,然后还要再考虑对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这里就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另外我自己比较爱用的方法是追问概念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问这个问题,每个时代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有何变化。根据我的研究,每过一百年,大家就会开始追问幸福的问题,然后慢慢忘记,等一百年后,大家会再次追问这个问题。”

  施密德博士论文叫做《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把专注于权力分布研究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晚年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剖析一番。然而福柯在高等师范学校的私人生活并不快乐,他患有严重的忧郁症,甚至企图自杀,还受到一个心理学家的看护。当我问到施密德假如他是福柯那名心理医生,会给他什么建议时,这位德国老人沉默良久,温柔地说:“福柯太聪明,太容易看穿一切了,这害了他。他真该早点研究生活艺术,而不是等到生命即将结束时”。

上一篇:非说不可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我们是密友 我们是天敌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