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5)

  最后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本《死亡课》中的死亡教育并非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辅导,而是要长期作用于人体思维意识的一种活动,而非立竿见影的应急良药,不能求速愈,只需待慢养。

  《死亡课》读后感(九):悲痛是爱的代价——读《死亡课》第八章《应对丧亲之痛》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作者: [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 /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 /多娜·科尔(Donna M.Cor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版。 https://book.douban./subject/6126832/

  读完《死亡课 》好几个月了。这是一本教科书,多年前为了工作需要买的。刚自学了一部分就离职了,然后放在书堆里忘记了。想不到多年以后,妈妈病了,我很悲伤很恐惧,新买了好多本关于死亡的心理学教科书,又把以前那些看过没看过的旧教材翻了出来看。大概书虫应对危机的办法就是看书吧?

  这书是理科教科书,平实刻板。其中的一章,我特别喜欢,感觉说到了我的心坎里。那是本书的第八章《应对丧亲之痛》 。

  我的悲痛,常被身边的朋友当作软弱的表现,而本书将悲伤定义为爱的代价。“爱一个人,就等于将自己命运的赌注押到了对方的身上。每个经历着爱的人都会对对方形成一种依赖,也同样在冒着失去对方的危险,可能遭受失去所带来的痛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悲痛就是为爱付出的代价。”“只有没有爱的人才能免于遭受悲痛。”

  本书把悲痛视为正常的表现。 “悲痛既不是精神障碍也不是疗伤的手段;它本身就是健康的一种表现,爱的表现。”“想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去爱,去悲痛是人类的困苦,也是人类的尊严。”“我们的悲痛是为了自己而表达的,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面对悲痛,我尝试过表达。曾被善意的劝慰或开导,也曾被不那么善意的厌弃或拒绝。而本书是鼓励表达悲痛的。“禁止人们完成自然的过程对人的身心有损害,对社会本身也有害。表达悲痛是健康的表现。”“任何一段新的感情都不可能取代过去的。”哀悼是值得鼓励的,因为“生命的结束,不等于关系的结束。”

  对于还没有发生的悲剧引发的悲痛,本书称为“预期悲痛”,并认为是正常的。我就在预期悲痛中,承受了一些朋友对我的指责——那些人认为悲剧尚未发生就不应该悲痛。本书让我觉得找到了知音。“预期悲痛指的是在悲剧发生之前,人们就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所以悲剧还没发生,他们就已经非常伤心了。”但即使如此,生活也要继续。“人们总在不断地经历失去,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父母,失去朋友,但是即使我们失去了这些,我们也依旧爱着他们。”

  在悲痛中,面对那些认为我不该悲痛,或不该表达悲痛的人,我感到极度的孤独。这章观点很实用,如果学过的人多些,也许会帮身边经历悲痛的朋友少一些痛苦。

  《死亡课》读后感(十):也谈生与死

  我感觉,中国人对死亡问题重视,这从与死亡有关的成语非常之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舍身取义、视死如归、 死不改悔、死不悔改、死不瞑目、死不足惜、死得其所、死而后已、死而无悔、死而无怨等等。中国人很少单独的谈起生死,只要提到了死亡,多是把死亡作为一种终极状态来形容,而且往往与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与死时的状态,或者与死的目的有关,很少去思考抽象意义上的死亡。但是,我因为自己性格非常脆弱,倒是经常会想起死来,甚至很多次还选择了死法。所以,读这本《死亡课》让我想到很多问题。所以,写这篇书评,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思考,另一个是由这本书所想到的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

  死,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与生所相对的一个点,是生命线段的两个端点。生,是生命的开端,而死,是生命的结束。在这里,死亡是一个临界点,在那一刹那间,死成为完成时,成为一种既成的状态。在这个点之前,是活着,而跨过这个点,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死亡的世界。在此之前是光明,跨过一步是黑暗。

  死,在我看来似乎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线,一条联结生与死的线,这样,死就成为一个过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个人一出生,就注定开始了奔向死亡的征途,就是沿着生命轨迹向死亡运动,向死亡靠近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躲不过死亡这样的最终的结局。所以说,死是迟早都要来的事情,用不着太着急。这样看来,我时常因为生活的无聊、没有意义而想到死,还是太过幼稚了。

上一篇:王小波全集 第一卷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时代的边上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