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6)

  死,在我看来也可以理解生命中与生相对的两个方面,是理解生命的两个入口。生命是一个存在,也是一个过程,而生与死就是这个存在、这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联共生,缺一不可。可以试想,没有了生,生命体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了这个人,也就没有意义可言;而没有了死,生也失去了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个永不消亡的东西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他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死明明是生的对立面,是生的否定者,是生的终结状态,但是它却赋予了生以意义。因为生,才有死,而有了死,生才有了意义。

  看完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查尔斯·科尔的这本《死亡课》,感慨良多。发了这么一通感慨后,再想想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死,我觉得,《论语》中有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传了两千多年,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只是关注现世,少去考虑死后。虽然也有阴阳循环、善恶报应之说,但其间也只是个人良心上的约束,似乎远没有西方的天堂和地狱那样具有最终审判的作用,也没那般恐吓意味。所以,中国人在对待死亡上,往往把其归结为天意、归结为命运,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颇有些自然而然、听之任之的态度在里面。说白了,中国人也怕死,但死亡并不给我们造成压力,并不让我们感到特别恐惧——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一句“这是命”,就什么都不怕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亲人以及自己的死亡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所认识的死亡,是生老病死中的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必然而来的事情,是每个人都必须走向的结局,并且更多的从生的意义上来认识死亡,这样就没有多少负面情绪。但西方人不同,因为宗教的缘故,死亡于他们来说,是决定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存状态的事件,是生命的最终审判,到底是在天堂享福,还是在地狱受苦,全由死亡来决定,由不得西方人不紧张,不忐忑,不焦虑。所以,文化决定了对死亡的认识,也决定了死亡的意义。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西葬礼不同,就能稍见端倪。西方人的葬礼,是我从影视剧中看的,往往是一种宗教仪式,整个场面可以说是悲伤而肃穆。现在中国城市中人的葬礼多多少少都受西方人的影响,但在农村还相当多的保留着传统。往往会搭起一个灵棚,把死者装殓于棺材之中,停放与棚下的一面画屏之后。前面摆上供奉的各种肴馔,后面则是孝子们围着棺材而坐,以表孝思。每当有人来吊唁,当司仪喊道有客到的时候,就象命令一般,孝子贤孙们要闻声大哭的,以表现哀思给客人看。而与此同时,有头脸的孝子要到外面对客人进行跪迎,行叩首礼。现时下的农村,多半还会请上一班唢呐或者戏班,来表演一番,有的子女连哭灵都不再进行,转而去请专业的哭灵人。因此,亲人的死亡本来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却成了一出戏剧,几乎是一场由邻近的人都来参加的戏剧,有导演(往往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有演员,有场记,有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戏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我时常都会觉得非常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件悲伤的事情,却成为一出戏剧呢?如果再看看这戏里那戏台子上的表演,经常都会让我心生疑惑——这真的是在祭奠亡者吗?但好象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这种演戏的天分,如此基调不相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在他们做来仿佛就是理所应当,毫不在意,感到别扭的往往是我这样的人。我就在想,是不是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把人生当成一出戏来演的,他的死亡只不过是其谢幕而已?我的知识有限,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至少我能感觉到,中国人面对死亡,所持的是一种戏剧化的态度,不管是不是能够意识得到,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就是这样。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对死亡的理解也更不同,相对于西方人面对死亡的严肃态度,两者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本《死亡课》也是为西方人写的,是教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死亡的。而对于已经把死亡戏剧化的中国人,似乎去读这样一本书对中国人没有多大意义。当然,也不尽然如此,因为现在是西方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城市中人,原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已经彻底瓦解,人们渐渐变得孤立。而缺少了传统文化中群体的抚慰,死亡也渐渐成为中国人无法面对的一件事情,变成人生的一副无法承受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这样的一本书对我们倒也不无帮助。

上一篇:王小波全集 第一卷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时代的边上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