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天下无字书》经典读后感10篇(2)

  书末附的关于读书的六种目的,不知是否原创,持论甚平,足资参考。想必受其阅历影响不少,尤其书中提及香港同学“汉威”,可谓黄皮白心的高级香蕉人(无贬义),肉身是黄种,思维则已西化。(有人说前驻港官员周某一说英语,思维就清晰多了。)人生意义乃一大事,执着思之者之可敬非终日以肉食为念者可比。

  ,余幼好相人,干过两年人事工作。忍不住八一八自己对丁和王的看法。

  丁学良四处游学,想来命带驿马,多得长辈之助,命中必带贵人,幼年丧父,“孤儿掌握世界”又一例证。我记得王小波也写过他的留学生活,印象里只记得他提到一个意大利邻居修花园和美国建筑工人干活之专业,与丁学良比较,则王小波在美国混的是下层平民社会,而丁则多与上流社会精英交往。通观全书,丁有一技傍身,好吃喝会做菜,我的一位老师回忆他在莫斯科大学跟老师的交流也有去老师家做菜的段子,堪为印证。比较而言,丁是作为精英由国家重要科研机构推荐出去,美国当做重点培养对象也可理解,王小波是家属陪读身份,自然难入法眼。以个人志向而论,假设丁所言非虚,王小波并不在乎读的是什么学校,有个学位回国够混即可,他的志向是写小说而非做科研。丁则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追溯起来,丁幼年丧父,出身注重文化的皖南农村,一心要读书改变命运往上爬,这也可见于他痴迷红酒追求上流品质生活;王小波则出身教授家庭(如果我没记错),但长在北京,下放云南之后民间草莽气息更重,对教育和文化的态度更加豁达。我曾经略嫌刻薄的说,这世上的人,都是缺啥补啥。如今日渐敦厚,以为人生可理解为一故事(剧本)的展开(实现),各行其是(钟意的剧本)而已。

  《我读天下无字书》读后感(五):哲学追问到最后,是神学?

  在读丁学良写的《我读天下无字书》时,有一个问题渐渐地在脑子中成型。那就是哲学追问到最后是不是就成了神学?在一个以无神论为信仰的执政党统治的天下,这种想法是断难生根发芽茁壮的。另一方面,也和中华文明中没有真正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政治与文化两个方面,已经对这一问题的成立产生了极大的动摇。若是再从现实的、社会的、经济的等角度来思量,恐怕真的会认为是自己的脑子有问题。当然,从想法产生的源头上说,一切就很好理解了。因为,阅读的内容所讲述的是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件趣事,简单概括为一位青年数学家的宗教情怀。主角是世界数学最好的哈佛的博士,却阴差阳错地对神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后来转而研究神学。

  要说哲学研究的对象除了我们的外部世界、内在心灵之外还有什么的话,也许还真得向神学的殿堂迈进。而且哲学的源头中,形而上学以及神学所占的分量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至今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再进一步探究下去,哲学从词源上说就是爱智慧,即对问题穷根究底地问下去,在这一过程中接近着智慧与最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最妥贴地诠释着哲学的意味。这一脉络时明时暗地在西方的历史中演绎着,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转向苏柏亚的理性的人、到中世纪又转向神、文艺复兴后再转回到更为奇妙的自然及更为玄奥的人,并产生了对当代影响重大的科技革命,当然也伴随着关于人的更多的问题的出现。

  仿佛,那位数学专家走的路径是逆历史的顺序,又顺着自己的所求,从数学的顶级殿堂转向自己原本陌生却也注定了是最该熟悉的神学领域。从这一现象出发,许多问题在脑中纷杂呈现。

  第一,这里的哲学是现代哲学,还是古代哲学?或者两者都有?而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他们的主要问题都有哪些?追问的是些怎样的问题?到了最后还剩下哪些疑惑无法解答?最难以解答的那些问题是不是在人类的理性、逻辑的推导下只能寄托给那个名为神的神学?或者说人类的极限智慧在通达天地后总要找个可以给予慰藉的所在,结果神学担当了此等重任?

  第二,神学,该是怎样的神学?我猜,非是中世纪之神学,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对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追求的是人生的终极真理,是形而上学的前身。在漫长的中世纪,鼎鼎大名的哲学沦为了神学的婢女,而与神学紧密相连的是宗教。在宗教的研究领域中,哲学自有它的独特性与纯粹性。同时在对宗教的追问与质疑中,与之相对立的科学也得到了十足的巨大进步。在数学家所追求的神学中,宗教与哲学的比例是如何配比的?其个人对两者的看法又是怎样的?他会不会还造出个自己心目中能够统摄一切的新的神?那神与他原本无比挚爱也极为擅长的数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完全地忽略了,还是得到了新的地位?

上一篇:青木和子的唯美刺绣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知识人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