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读后感精选10篇(3)

  把守原则通常是社会精英们的份内的事,社会的真相也体现在他们采取的立场和态度上。鉴定一个社会的好坏也只要度量一下社会精英中正直人所占的比例。这部《阿姆斯特丹》中的所有角色:报社总编弗农、作曲家克利夫、外相加莫尼、出版商乔治都属于社会精英。弗农和克利夫都是忠诚正直的人,加莫尼伪善,乔治•莱恩则阴险。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制衡的微妙状态,最接近于真实,结局因而才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实际上麦克尤恩这些中期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社会精英,像《黑犬》中的夫妇琼和伯纳德;《爱无可忍》中“我”和“克拉莉莎”,以及之后《星期六》中的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这些角色精通各自的职业,就像麦克尤恩精通于写作。麦克尤恩不仅极其精通这些人的职业技能,而且用职业精神巧妙地来描划出角色价值观形成,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他们的人格。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这些一生都在接受职业教育的现代读者感到惊奇,就像莎士比亚将王室人物的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也曾让历史学家感到惊奇。

  书里几处描述克利夫作曲的段落,麦克尤恩将创作技巧写得非常具体,用奇妙的视听联觉**出了“灵感”的飘逸、迅捷的形象,这当然也是麦克尤恩创作时的心理轨迹。在刊发“外相色情照”那天,弗农在报社中的经历被描绘成一场小型的“战役”,文笔井井有条,几乎可以和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描写奥斯特利茨战役相比,而在写外界民众对这件丑闻的反应时,麦克尤恩仿佛带着读者**到时代的神经末梢。

  当然,说麦克尤恩在文学上的才能已接近于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是过于夸大。与这些大师们相比,麦克尤恩的作品缺乏深沉的诗性和戏剧感染力。他的写作构思很少出自对某类型人物命运的关注,而是一些小的偶然而生的模仿动机。比如《黑犬》来自于一次人狗遭遇;《爱无可忍》来自于一张精神病历,这本《阿姆斯特丹》也来自于一个“安乐死”的玩笑。

  不知道麦克尤恩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似乎从《赎罪》中看到他已经在关注命运和宽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转变。麦克尤恩是个不断重塑自己风格的作家,这种作家本身就是一部“超小说”。如果我们跟着他的书读,会看到一个与世界接触得非常宽广的精神,其关注的重心怎样缓缓的移动;如果我们从他最新的书来解读他以前所写的书,则可以学会如何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总结和修正。这两者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我。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九):做了过分的事,隐瞒就好。

  在写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很想先讲述一下读到这本书的契机。

  前几天看到一部日剧,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们在学校内外一直形影不离,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人(暂且称之为A)在网上受到了严重的恶意攻击,主导者就是她那个最好的朋友(称之为B)。动机是长期以来,B觉得不管是在长相还是学习,还是受欢迎程度,她都远远不如A,A用自己的观念束缚着B,让她按自己的想法做这做那,在不经意间将她变为大家的笑料.....她哭着讲述着这段心理,友谊在她内心里成为最痛苦的挣扎,最后她哭着请求朋友的原谅。可是A却这么回答:你这样太狡猾了,你道歉了我岂不是就要原谅你了,如果要做伤害的事,就隐瞒到底啊,我只要一直和你保持朋友关系就好。

  看到这里,我问我的朋友,如果我对你做过伤害的事,你会怎么样呢?你觉得我们之间如果有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对方逼迫对方改变的话,你会怎么认为?当时我们并没有能讨论出自己满意的答案。过了几天,她突然发来消息,推荐了我这本书,理由是也许这本书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两个本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各自发展的朋友如何反目成仇。

  一、互不相干,我们的生活只是平行推进。

  The friends who met here and embraced are gone ,each to his own mistake.在这里相逢并拥抱的朋友已经离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错误。

  克利夫和弗农,一个是作曲家,一个是报社主编。他们的生活是各自平行推进的。克利夫为了完成自己的千禧年交响曲废寝忘食,到湖区寻找灵感。弗农为了报纸的销量绞尽脑汁。他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从各自的职业上来看,却是无法产生任何利益上的冲突的。

上一篇:中国2012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寻找无双》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