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译者言,此书座于伊恩第三期最后,乃真正成熟的窗口,而“恐怖伊恩”之名且为第一期《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等所得。
如译者言,第二期四部长篇集中体现伊恩在更宽广、更深刻的思维上对于人性和道德的紧张探索,而第一期伊恩不待好具体的时代和北京,只是因为伊恩不成熟,驾驭不了如此文峰,总而言之,第一期不过是标榜个性的时段。
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始终认为伊恩最好的两本书是《水泥花园》、跟《赎罪》。
此书乃喜剧,我并非不认同伊恩笔下的喜剧人物,也不否认伊恩笔下喜剧效果的能力。
如我个人之言,恐怖伊恩真正恐怖的地方,不是对于变态思想的诠释,不是对于人性阴暗面的剖析,而是对于人性心里的描写,那种细微到极致的描写,才是最恐怖的。
此书乃伊恩唯一一本喜剧之作,我还是存在认同感,或许爱屋及乌,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却不认同许多人所说的此书在伊恩所有作品中的地位的说法。
我并没有觉得伊恩此书有那么大的价值,而此书,其实赖于细腻的描写以及情感的转换,否则毫无可读性。
我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只有一个,开篇不久,我变猜到最后最后事情的发展,主线人物弗农跟克里夫定没有好下场,不过是滑稽小丑,故事真正的发展在于两个配线人物莱恩跟加莫尼,最后肯定是此二人以谈笑收场。
总而言之,我猜到了最后,即便是喜剧,此书并没有给我耐人寻味之感,这是我觉得此书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见仁见智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七):所谓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怎么一点都读不出来?如果说是讽刺可能还有那么一些意味。
作为布克奖作品,的确是很失水准,译者冯涛倒是对此书大加赞赏,说这是作者承上启下的重要作品,是作者风格转变的分水岭,这部书把伊恩麦克尤恩带往里更开阔更辽远的新境界。
好吧,译者也是读者,其他读者吐槽几句还是可以的吧。
不吐槽阿姆斯特丹,吐槽一下译者的翻译,可以吗?
为何冯涛那么喜欢用“之”来衔接句子?据推测,习惯这个用法的译者可能已经超过五十岁了吧。看到这种“之”字的翻译,就像吃到了夹生饭,有些疙疙瘩瘩。不过整本书翻译流畅,读起来挺舒服,还是值得赞赏的。老成持重的风格,略带戏谑的口吻,符合所谓的“黑色幽默”的论调。
说说本书,克里夫和弗农真是死得其所,互相谋杀,互相安乐死。诶,这个在荷兰真的是合法的吗?这个有待考究!
乔治原来才是最后的**oss,为了消灭亡妻的情人,手段那叫一个高妙啊。不禁肃然起敬呢。
看惯推理的自己,突然换换口味,还是挺舒服的,不用期待情节的大反转,不用提高警惕,仔细寻找每一个可能的线索,和作者斗智斗勇。这次,就像是坐上了作者驾驶的大巴,一路慢慢欣赏路上的风景,然后听作者开几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就这样了吧。
麦克尤恩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功力还是值得赞赏的,估计他也是个古典音乐的发烧友。
这不,刚才去刀锋书店买了六本伊恩麦克尤恩的书,用来打发时间还是不错的。希望评论界饱受赞誉的两部小型杰作,只爱陌生人,水泥花园,不要让我失望啊。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八):价值观和职业精神
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都是些带有恐怖和邪恶气氛的小说,这些小说追求结构的完善、内部一致性和细节上清晰的自我指涉,就像物理学家构造出来的封闭性实验空间。小说中的角色大多思想放纵、行为出格,摒弃了所有的道德喻意。中期的麦克尤恩逐渐在写作中加入他对社会、政治、道德的思考。虽然他的故事仍然那么形式精致、条理清楚,但视野已变得非常宏大。他已从一个讲述狭小空间+复杂故事的天才,变成能绘制细密人物+壮阔画卷的大师。
从《黑犬》开始,麦克尤恩就对那些两两相左的价值观感兴趣,这似乎与英国人的党派政治传统有关。《阿姆斯特丹》中的两位分别把守着两种原则,代表着两种从根本上对立的价值观:作为报社总编的弗农认为社会公德是第一位的,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作为艺术家的克利夫则认为个人权利是第一位的,任何以牺牲个人权利达到目的行为都是卑鄙无耻的。他们之间的对立既代表着社会观念上的对立,也体现着社会价值的演变。
上一篇:中国2012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寻找无双》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