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读后感10篇(2)

  这种手法简单来说,就像我们自己和自己讲话一样,现在的自己告诉以前的自己,你看,为了规划新一期房产,这里的小山不见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过去的台湾,风情美。为了回忆过去,也描述了现在的台湾,虽然隐隐地有“啊,又不见了”的嘟哝和感叹,却没有那种为了发展就忽视保护的讽刺和批评。文中写的是台湾,却又让人觉得只是在写人,当然没有人也没有古都了。

  《古都》还有一处特别,作者每一段记忆的开头都会引用一句话,或者是外国作家作品中的,或者是中国古文里,或者也许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最叫人熟悉的自然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忽逢桃花源……”。这样的好处当然有,比如以另一种形式将未必完整或者零落的记忆串联起来,但仔细想想,又不禁疑惑,文中的记忆也并不像是断断续续的,甚至引用话中有时候也会出现主人公。

  无论怎样,这所有构成了《古都》的别致,至少在我印象中,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子的作品。读完一部分,觉得忘了,但那种感觉又一直萦绕在心头,又想读下一部分。读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再读一遍。也许看完就能明白,古都这个名字取得是很好的。

  《古都》读后感(五):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

  朱天心的这本小说集《古都》,与川端康成的《古都》同名,当然是有意的,有关联的。小说集收录了她三四十岁这段时间所写的中短篇小说,其中以《古都》这篇为代表,按评论所说,这篇技臻炉火纯青。整体看下来,对比刚看过的她的《击壤歌》,我略觉失望,一是觉得《古都》中的大部分文章读着实在不像小说,改为思辨的散文更合适些,二来,如她自己说的“去圣邈远,宝变为石”,文字和情感失去了年轻时熠熠的光华,而眼光又老是围绕着自己的经验和意识絮絮独语,闷了些。

  《鹤妻》,以丈夫的视角,写妻子的生活状态,那是已成家育子的朱天心所熟知的生活;《威尼斯之死》,剖析写作心理和过程,还是她的经验;《从前从前有个浦岛太郎》,读完悲从中来,但事件是以她大舅舅的政治经历为基础的吧;《匈牙利之水》,嗅觉的经验,两性的关系,还是脱不了家庭范畴;《预知死亡纪事》,也没有情节,只是在讲对死亡的思考、漫想……至于代表篇《古都》,怎么说,是我没睡醒吧,昏昏聩聩地读完,好想拿幅地图清清楚楚看看京都和台北的街道构造、门牌号——后半篇幅白描般写一条条街道名和门牌号的今昔对比,对于不熟悉台北的人来说是种折磨,不如边看地图边看介绍来得爽利。

  吐槽归吐槽,我当然明白《古都》那一篇中所传达的无奈和沉郁,川端康成《古都》中的京都从前、现在都是没什么大变化的,人们安安心心地生活,活过的痕迹会一直留存下去,城市如被每个人的气息裹上了厚厚的“包浆”,莹柔温暖,而台北,百年龄的树没了,建筑没了,纯净的海岸线也被毁了,生活过的痕迹全然被抹去,陌生如异乡——这种痛,经历过城镇化的乡下人,如我,全然清楚。她知道这种改变百多年来一直都有,但仍是失落得不能自已,十七岁,十七岁,她许多次回想起那时的曼妙年华,盛放她诗意美丽的十七岁的城市模样大改,仿佛“目击了死亡现场的尸体后去叫来警察,可现场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了”,虚幻不实到令人惊悚不安。

  又有多少人,在失去后连哭都来不及呢?

  城市先于记忆死去,十七岁的朱天心也永远被封存在那里了,新的世界也改变了她。

  我惊惶于附录里的一篇评论——《击壤歌》里朱天心曾哂笑过一些评论家总是拿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做尺子量来量去文学作品——而这篇评论正是大篇幅地用弗洛伊德做尺子在量朱天心的这本《古都》,说辞稍加改动,用到任何别的作品评论上也可以,十多年后的她竟难逃此成人世界的庸俗标准,可叹可唏嘘。另一篇王德威写的评论则中肯有看头些,纵观她的成长与文章特点,褒贬得当。

  长大成人,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懂了不少规矩,也被规矩消磨,成熟稳重大方得体,失了孩子气的鲜烈稚纯,再没有了轻狂和不顾一切,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如她一般在这陌生如异域的境遇里痛哭一场后,还是无言。

  《古都》读后感(六):被放逐的老灵魂

上一篇:财富赢家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父亲的眼泪》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