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杨静娴此文以《为了受教育者的高尚》为题,发于《教育时报》2012年4月11日第3284期
《不拘一格教语文》读后感(六):“破格”的力与美
读完一本书,在初秋的这个清晨。满足地合卷,舒展了一下肢体,带着满满的思绪踱至窗前。空气微凉,街灯已熄,见东方之既白,新的一天竟这样不动声色地来了。
记得是今年3月,在师大的学术报告厅见到史金霞老师,她作为首届湖湘教师读书论坛的嘉宾,做了一场关于“阅读与专业发展”的精彩报告。那个时候,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位笑意温柔、嗓音清越,被阅读深深熏染出一股书香气的老师。今天,这些印象并没有淡去,并且通过阅读,感觉到与她更为亲近,因为从文字中找到了太多共鸣。同时,也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位语文教师,一位实实在在以生为本、怀揣理想的语文教师,一位行动着、生长着、幸福着、跋涉在途中的语文教师。眼前的文字就是她一路的芬芳与霞光。大量丰富的教学实录、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来自于实践的教学理念,打开了我的眼界,也牵引着我有意识地省思自己的教育、教学。
可借鉴之处,提笔摘录之。
有共振之处,提笔附议之。
更有心旌摇曳、思绪涌动的时刻,便提笔尽情抒发之。
以下,从读书笔记中摘取部分文字以共享: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知识无限渴求之欲望的激发,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与人并情、分享、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等。这些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着力培养的。得到了这些,就得到了永远获取知识的钥匙。……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这样的平台,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克制自己说话和展示的欲望,尽量让学生做到说出来,推提牵引,甘为人梯,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归还给学生。(无论高中还是小学,我们都呼唤并力图创建这样的语文课堂。)
(2)任何一堂课,都是遗憾的艺术,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堂课,在后续的课堂教学里,不断地调整、补救、修正自己,以追求完美的态度,来对待本来就注定残缺的现实,这样才能体验到不断超越自己的乐趣。(学会承认残缺与遗憾,但绝不放弃追求完美。)
(3)从读书法而言,“会意”、“观大略”、“博览众采”、“熟读精思”、“目标阅读”,这些都是值得应用在阅读教学中的。并且相对优于“寻章摘句”的方法。(回忆回忆以往的语文课堂吧,多少次,都陷在“寻章摘句”的泥淖中而忽略了开发其他更有效的路径,这难道不是一种点醒?)
(4)阅读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对话。只有在统观全局、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宏观上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有效的对话才具备了开展的可能性。而在这种情境下,对于文章中哪怕极其细微之处的一丝领悟体察,也有可能成为关乎全局的一种洞见。(这是在讨论阅读教学原则中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品味兼顾”。)
(5)我的课堂不是闭合的、单一的,而是开放的、丰富的。我并没有在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也很难解决所有问题,我是跟孩子们一起发现那些问题、思考那些问题。……课堂后,感动与思考仍能继续下去,我觉得这一点我比较满意。(“去问题教学”是一条被教育者们走了那么多年仍在不断走下去的路,我们应该敢于破这个“格”,从老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这样,思考与求索将无穷尽矣!)
(6)纵深多维,挖掘文本,勾连对照,重构文本,让一篇课文,成为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在日日递进的语文课堂上,长成一棵迎风沐雨的树,每一根枝桠都有生命的力量,每一片叶子都包含情感的润泽,每一朵花都绽放个性的绚烂,每一颗果实都孕育着智性的丰盈。(“教材为我所用”,让教学不再仅仅是“教书”,挖掘文本的最大价值,它们都可以成为“种子”。)
(7)学生写随笔,就是在书写个人的历史。而我阅读他们的随笔,就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心灵的对谈。作为写作者,学生“对于自己成长的虔诚,对于书写自己历史的一份内在的**涌动”是完全真实动人的;而作为促进其写作并介入其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阅读者兼对话者的我,那份充实和喜悦,那种教育着也被教育着的心灵的**与感动,确实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关于写作教学,史老师的理念和方法对我深有启发。的确,只有“唤醒沉睡的心魂”,一个人的写作才得以开始。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孩子,让他们把“写作”当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完成“作文”的任务。)
上一篇: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Wild》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