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赫经典读后感10篇(6)

  我个人最早是从侯世达的GEB知道的巴赫。当时看到侯世达推销巴赫的螃蟹卡农、还有那个音调随着国王的荣耀一同上升(Ascendenteque Modulatione ascendat Gloria Regis)吓得一愣一愣的。所以一直以来对巴赫的印象就是纯粹的、数学的。还幻想巴赫的数学很强。但是读了本书,倒发现巴赫和数学的关系并不是浅薄的巴赫很懂数学,所以写出来的复调数学气很重。因为读巴赫的生平我们会发现巴赫根本不玩数学。书中这样写到:

"我们的巴赫",他的讣告上说,"对这类深奥的音乐理论完全不予理会,只知道不知疲倦地练习"。……众所周知,他极少考虑和声基本法则中的数学关系。不仅是马特松,连沙伊贝也证实了这点。"让我们请教一下巴赫大师",沙伊贝说,"他拥有完美娴熟的音乐技巧,他的作品总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能拥有如此高超的艺术成就,他是否考虑过——哪怕只是一次——音调间的数学关系;在组合构建如此杂多的音乐元素时,他是否曾想求助于数学?""五度音程和八度音程都不能够连续叠加,这不仅在理论上有缺陷,听起来也十分难受。"

  你看,巴赫是用直觉来作出数学感的。那些音程不能叠加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听起来也十分难受"。这下子我又想类比一下中国那些经常被吐槽数学考试低分的文史大师,像吴晗(吴晗的传言或许有假)、钱钟书、季羡林等等。表面上这些人的数学都是很糟糕,但是实际上如果阅读过他们的论著,你会发现这些文史大师的归纳能力、逻辑推理非常强大。而且像厄尔米特这样厉害数学家,在大学入学考试时重考了五次,都是因为数学考不好。所以把我们固有的数学体系和巴赫以及那些文史哲人的数学思想挂钩看是不靠谱的。对于智慧的人来说,重要的会是一种全局性的思想、数学直觉,而非机械的加减乘除。

  像我看到的大提琴家王健的一个访谈里,王健的回答也同样重视感性。录于下

新京报:据说在巴赫那个时期,音乐是作为“科学课”的一门来学习的,有一些类似于“黄金分割线”这样的理论。你觉得在演奏巴赫时,这些“科学公式”对于演奏有帮助吗?还是更多地局限了音乐表现的“自由度”?王健:理论很重要。但是在艺术领域,我个人认为感性更重要。理论是总结,理解感性的工具,而感性是指引我们的明灯。演奏家要奏出动人的音乐,首先自己要对音乐有强烈的感受力,光懂得理论而没有感觉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和奏出感人的音乐的。

  我看到很多人讲施韦泽的过时,但是对于汉译文献极其缺乏的中国来说,过时比没有好很多。如果没有本书过时的生平介绍,也许我对巴赫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还会浮于浅表。

经典意识之前与之后

  开始我提到过施韦泽的《论巴赫》写法和普通写法有区别。《论巴赫》是把作品与生平**来写的,而普通的做法会是随时间插入音乐家的作品。《论巴赫》的写作过程固然是导致这种不同写法的直接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巴赫的"不一样"这个原因。

  巴赫和其他音乐家有什么不一样?其实我们从作品号就可以看出一二。我们知道巴赫的作品号是德国音乐学院施米德尔·沃尔夫冈(Schmider Wolfgang)在1950年搞的BWV系统(本书写作年代早,所以康塔塔都不是用BWV表示,导致上文讲的难找书中对应的康塔塔)。这个系统的顺序如下:

BWV1至BWV200为宗教康塔塔BWV201至BWV224为世俗康塔塔BWV225至BWV521为声乐作品,其中BWV225至BWV231为经文歌;BWV232至BWV243为弥撒曲、圣母颂、神曲;BWV244至BWV247为受难曲;BWV248至BWV249为清唱剧;BWV250至BWV252为众赞歌、圣歌、咏叹调BWV525至BWV771号为管风琴作品BWV772至BWV994为键盘乐器作品管弦乐作品编至BWV1087。

  我们可以看到排列是以作品类别为纲。而后世如莫扎特的kv系统,以及其他作曲家的Op系统,都是用年代先后为纲编写。

  为什么巴赫的作品排序会别具一格?很大原因就是巴赫是经典意识之前的作曲家。或者说贝多芬前的作曲家。而像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自身就有一种经典意识,他好像意识到他在历史长河中会有位置,所以会把自己通过音乐介绍给后人。所以当我们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之后,就会对贝多芬的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像巴赫就很不一样,他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要把自己经典化的意识,虽然他知道自己的作品都很好,但是他应该从来没想过要流芳百世什么的。书中对此有很精妙的论断:

上一篇: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家都有病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