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赫经典读后感10篇(7)

  他的外表与内心截然不同,我们从来无法从他的外表窥至内心。巴赫的情形比有着类似情况的天才更明显,这个男人的言行举止向来只是一件密不透风的外套,紧紧包裹住他炽热的艺术灵魂。他和贝多芬不同,后者的灵魂由内及外控制着他的行为和感情,将他抽离平凡的生活,将他的整个生命点燃,最后内心的火焰刺穿他的身体,直至灵魂的熊熊烈火耗尽他的生命。巴赫则不是这样。他是个典型的双面人,一边是波澜壮阔的艺术灵感和非凡的创造力,另一边是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和沉闷的工作,它们并行不悖,巴赫从不把它们混为一谈,两者也从不互相干扰。

  同样的,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在贝多芬稍前。我们也很难从莫扎特的作品中读出他的生平,像他丧母之后,极其痛苦。但是我们听他当时的作品,会很难找到蛛丝马迹。有人说在K.364中间的慢乐章里,我们才能发现一些端倪。如果说巴赫、莫扎特隐忍,不如说他们并没有要把个人经典化的意识。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路德教教徒是在为上帝作曲,在作曲的过程中,自己的存在是不大必要的。而贝多芬则像是分水岭,他之后的作曲家很多都会有经典意识,会把自己的家国情仇都写到谱子里。所以我们也发现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会出现好多。因为作曲家需要讲故事。

  没有经典意识的巴赫当然不会把自己推广给世界。所以我们了解巴赫,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就像考古一样。有人觉得1859年门德尔松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最早的巴赫。读了本书我们会发现其实像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大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巴赫。当然他们的发现还带有更多的无意识。我们知道贝多芬有个很有名的评论。当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音乐时,他说:“这哪是小溪(Bach的德语词义为小溪)啊,这明明是大海呀!”

  而本书中也提到了莫扎特发现巴赫时的欣喜:

此前,莫扎特对巴赫的了解,并非来自阅读曲谱,多为道听途说。从某种意义上,他对巴赫的经文歌一无所知,因为那个时候这些作品并未公开出版。有时唱诗班会唱上几个小节,但再唱下去时,他都会惊喊道,"那是啥玩意?"但现在,巴赫的音乐却直入他的灵魂。演出结束时,他充满**地感叹道,"这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得知在巴赫任教的这所学校里,存有完整的巴赫经文歌作品,感慨这确是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好极了!美极了!让我一睹它们的芳容吧!"他如此赞叹。由于这些作品并没有分类,莫扎特在得到它们后仔细将其一一归类。看着莫扎特如饥似渴地饱读巴赫的作品,着实让人感到欣慰。他的手上,膝盖上,椅子上,统统是巴赫的作品。他废寝忘食,非把巴赫作品中的每个细节都弄得滚瓜烂熟为止。他极其珍视这些稿件,渴望着自己也能得到一份抄本。

  而巴赫传记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巴赫被发现的历史。从最早巴赫的讣告,到第一位巴赫传记作家福克尔(1802)写的特别短小的巴赫传记,再到施皮塔写的比较完整的巴赫传记《巴赫生平》。巴赫材料随着时间流逝反而渐渐增加。从上个世纪初出版了施韦泽的《论巴赫》,到现在最权威的如巴赫专家伍尔夫写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博学的音乐家》。

伍尔夫的JOHANN SEBASTIAN BACH:The Learned Musician

  巴赫的谱子源源不断的被发现。像巴赫著名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就是1901年才被卡萨尔斯"发现"。巴赫自身缺少经典意识,其实也可以"归功"于那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巴赫生前就出版了一种自己的作品,而他的孩子对于父亲遗产中的这些谱子也不重视,以至于这些瑰宝四散。像最早的巴赫传记作家福克尔就在他的传记中不无忿恨地说到,"如果有一部这种档次的作品,出自像巴赫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假若在德国以外的任何地方,人们仅出于纯粹的爱国情怀,就能出版至少十个精装版,而在德国,它们的销售收入,连支付铜板和刻印的费用都不够。"其实在贝多芬之前的莫扎特何尝不是如此。大家熟知莫扎特死后被埋得很不风光,而其家乡萨尔兹堡在莫扎特死后甚至于忘记了这位音乐神童曾经存在,以至于所罗门在写《Mozart:A life》中提到在萨尔兹堡的档案里几乎找不到当年的新闻材料提及莫扎特。当然,莫扎特比较幸运,他被发现的日子更早,而且他的书信等大量材料都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音乐家。

上一篇: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家都有病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