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锢的头脑》经典读后感10篇(3)

  《被禁锢的头脑》读后感(七):比《1984》更沉痛

  这是一本卓越的寓言小说,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著名作家切•米沃什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名著,当时他已被迫离开祖国,踏上漫长的流亡之路。

  《被禁锢的大脑》中主人公皆有所本,从技术上看,它并无更多花巧之处,由于常常用大段议论来替代描写,让读者觉得它更像随笔,结构有些松散。

  然而,米沃什的这部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意识和问题意识,为此,他宁可放弃美学坚持。因为,那一代东欧知识分子普遍陷入了精神的困境中,他们不认同斯大林主义,但在理论上又无法驳倒它,他们惊讶地面看到它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既感到恐惧,又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失落感。

  如果说《1984》展示了人类心灵最终被驾驭的可能,那么,《被禁锢的大脑》则更敏锐也更深刻地看到,外在力量的束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恶魔已经被植入到我们的心中,当它被唤醒时,我们便彻底成了它的奴隶。

  因为,我们都惧怕空虚,都厌恶孤独,我们都希望此生有所成就,我们都坚信这世界存在必然性。而斯大林主义的力量在于,它同时为四者提供了解药——于是,孤独的人快乐了,空虚的人充实了,成就最终达成,一切果然是必然的。

  然而,在无比坚硬的必然的背后,“我”该如何安放呢?如果“我”是必须如此、不得不如此,那么,我的道德坚持还有意义吗?我的忠诚、我的爱还神圣吗?我还是自由的吗?而失去自由,道德又如何不随之堕落呢?

  从没有哪个时代,会有那么多自觉的告密者、**者、背叛者乃至冷酷者,当“必然性”主宰了“人性”之后,一切就变成了机器,而它隆隆开动时,不会有人再想起那些碾压在它轮下的生命。

  从米沃什的“穆尔提—丙”药丸,很容易让人想到米兰•昆德拉笔下的托马斯,当他决定回到捷克时,他同样在钢琴上弹出了贝多芬那句:必须如此。

  必须毁掉了一切,毁掉了本应有的美丽与温情,埋葬了本应有的忧郁和哀愁,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危机汇聚起来,终于演变成时代的灾难,然而,谁先醒来,谁就不得不面对“一只苍蝇和两个巨人”之间的搏斗,他将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大家只有集体装睡。

  虽然米沃什突破了传统小说精致的外壳,但他四重奏式的写法,以及不同故事线索之间深刻的呼应关系,让这本小说拥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文本上反而达到了空前的完美。

  《被禁锢的头脑》读后感(八):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对自己思想的畏惧

  米沃什研究了四个同代人,阐述了他们如何在自我欺骗中从自主走向服从,强调了一种被他称为知识分子对“归属感”的需求。 (◀大约每个稍微有点儿知识的人都多多少少体现出类似的“副作用”)

  但这本书之所以更有意思,一是因为“穆尔提丙药丸”(Insatiability,1927)一群亚洲游牧部族征服的中欧人,集体服下了一种小药丸,从此再没有了恐惧和焦虑;药丸的松弛作用,使他们不仅接受,而且是愉快地接受了新的统治。 二则是“凯特曼”的意象,出自阿瑟·德·戈比诺的《中亚的宗教与哲学》。用米沃什的话来说,凯特曼“解除了心理负担,滋养着**之梦,使四面竖起的牢墙,皆化为令人慰藉的失神幻想的机会”。

  “70年代,我第一次给学生们讲这本书时,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解释为什么‘被禁锢的头脑’不好。30年后,我年轻的听众们彻底一头雾水:全然不理解一个人何以将灵魂出卖给一种信念,更不要说是压迫人的信念了。到了世纪之交,我的北美学生几乎无一见过马克思主义者。为世俗信仰放下个人利益已经超出他们的想象范围(◀kind of)。在授课之初,我所面临的挑战是解释马克思主义如何破除一个人的幻想;到今天,仅仅是说清幻想本身,就已经变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当代学生看不出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整件事看来毫无意义。......意识形态上的自我催眠?米沃什身后的读者们的费解,恰恰就是他曾精彩形容过的西方人和政治移民的费解:‘他们不懂一个人如何付出——那些国境外的人们,他们不会明白。他们不知道这个人换取了什么,又以何种代价才将之换来。’ 因此,米沃什认为:‘东欧人很难不视美国人(◀现在范围应该不局限于此)为小儿科,因为美国没有经历过什么足以让他们明白,【个人判断不过是个人思考习惯之产物的事件】’。

上一篇:《本真性的伦理》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钟形罩》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