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性的伦理》的读后感10篇(13)

  【5.对认同的需求】

  本真性理想不是那种对自我实现的纯个人的理解,“作为道德原则或理想的个人主义,必须提出某个关于个人如何与他人一起生活的观点”(p55);所以伟大的个人主义哲学家也提出社会契约模型;本真性理想还强调【爱的关系】,承认我们的同一性要求他人的认同;本真性理想强化了【认同的重要性】,民主社会不能清除等级社会中决定了同一性的那种社会地位,但是有了一个原发性的转向:个人的原发的存在方式必须是内在地生成的;同一性不是独自创造的,而是在对话中订立的同一性;“同一性不得不通过交流来赢得认同,而且它可能失败”(p59);泰勒称,在此前(现代之前),并不是人们没有同一性,也不是不依赖于认同,而是那时候这些根本不成问题,而在现代这可能失败。

  在私人与社会层面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认同的重要性;在社会层面,我们有一个平等认同政治,而【认同差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认同不同存在方式的【平等价值】,而平等价值的基础不可能仅以【差异本身】构成,“必须有某个关于价值的【实质性】的一致意见,否则,平等的形式原则将是空洞虚伪的”(p65),泰勒举了女权主义的例子:如果男女是平等的,那不是因为他们是有差别的,而是因为某些有价值的属性,共同的或互补的,压倒差异。

  【6.滑向相对主义】

  本真性的理想存在两种滑落的可能性:一种是滑向自我实现理想的自我中心模式;二是滑向一种虚无主义,对所有重要性视野的否定(尼采)。泰勒在此对后现代主义做了一种批判:“将一切‘价值’看作被创造的这种尼采式批判,必然会提升和加固了人类中心论”(p73),甚至最后导致了【对“自我”范畴的怀疑】,“使他或她感到,在一个不设立任何标准的世界面前,他或她有备好了的、不加限制的力量和自由,去享受‘自由玩耍’,去沉迷在自我的审美之中”(p73-74)。但是,这种后现代的倾向都是出自于本真性理想【相同的源泉】。

  这在于,本真性可以向许多分支发展,本真性(A)涉及(i)创造、构造以及发现,(ii)原创性,以及频繁地(iii)反对社会规则,甚至潜在地反对我们当作道德的东西。但本真性也(B)要求(i)对重要性视野的开发(不然创造就失去了将其从琐碎无聊中挽救出来的背景),和(ii)对话中的自我定义。

  后现代的“解构”学说就是在强调(A.i)而完全忽略(B.i);表现主义、从模仿到创造转变的艺术观也与这种有关,“艺术与美的特殊性不再按照实在或其描绘方式来定义,而是通过【它们在我们身上激起的种种感觉】,一种特殊的、有异于道德或他种愉快的感觉来辨别”(p78)。这产生了一种脱胎于道德要求的重心转移:自我真实和自我完整越来越不被看作是做有德之人的手段,而是被看作是【自身就是有价值之东西】。

  泰勒总结了这种人类中心论的双面危险:“人类中心论通过摧毁一切重要性视野,用【意义的丧失】和我们【困境的无所谓化】来威胁我们。在某个时候,我们把自己的处境理解为【高度悲剧性的】,孤独地处在一个死寂的宇宙中,没有内在意义,被判决要去创造价值。但随后,这个相同的学说,凭其固有的偏好,产生了一个【平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存在什么很有意义的选择,因为【不存在什么重要的问题】”(p84)。将价值转向选择本身的这种做法败坏了本真性理想及与之相联系的认同差异的伦理。

  【7.继续战斗】

  泰勒试图做某种规劝工作,“我们应该试图规劝人们,自我满足远远不是排除自我之外的绝对关系和道德要求,实际上在某个形式中还要求这些东西”(p88);泰勒了反对保守主义那种复归的文化悲观主义心态,“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这些自我中心模式吸引和**人们之前的时代”(p93),本真性打开了一个责任化的时代,自由度增长意味着既可以堕落也可以升华,“没有任何东西将担保一种系统的和不可逆转的蓬勃向上”(p93)。因此,衰落和浅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自由社会的本性是,它将总是较高和较低形式的自由之间的战场”(p94)。

  【8.更微妙的语言】

  泰勒提醒要在主观化中区分两种self-referential(以自我为参照):

  一种是方式的self-referential,一种是质料/内容的self-referential.方式的以自我为参照的不可避免性不意味着内容/质料也得是以自我为参照的。

上一篇:《梁启超家书》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被禁锢的头脑》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