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眷村人自身对于眷村的情感也在发生漂移。第一代眷村人而言,这里是他们治疗乡愁的安身之所;对于第二代眷村人来说,眷村又成为他们生于斯而长于斯的家,大陆的老家地址只是脑海中的一行文字,当他们个人在成长时,眷村的形貌和体质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生活空间的瓦解逼迫他们走出竹篱笆与台湾甚至外国的其他群体汇流,这也就是长期关注眷村文学的齐邦媛为什么会一再强调:眷村文学是眷村作家继承了父辈的乡愁,其后在自己的土地上“二度辞乡”的产物。因此,我们还要格外关注接下来的第三代台湾外省人如何看待现实的家与想象的故乡之间的交错。可是不管怎样,他们对于眷村的每一段新鲜讲述都会在这块斑驳的“百家布”上增添参差错落的针针线线。
台湾著名女作家苏伟贞在2004年编纂《台湾眷村小说选》,致力于建立“眷村小说史”和“眷村文学史”的过程中,不由得心生感叹:“眷村子弟江湖老”。和她同情同感的自然还有同样身为眷村子弟的女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姐妹俩。跟所有身体和内心的漂泊者一样,这些善感的人坚持用她们最熟稔的方式——写作,来抒发和纪录共同的家园留给几代外乡人的回忆。
因此,在整个华人文学圈里,乡土气息极重的眷村文学表露出不容抹杀的个性和价值,广受关注。它是文字版的时代光谱和社会图像,从1975年朱天心的《长干行》算起,这些“村里人”遭遇生活空间的瓦解和生活经验的转变,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边缘族类感”激发他们愈发热衷于探寻“我是谁”“我究竟从何而来”的课题。尤其在“度过成长岁月的家园消失之际”,他们遂保持着“辞乡”的心情为家园立传,“唯恐它即将被遗忘,遂急于将它捕捉、定影。”
在这群立传者中,就不得不重点提及朱天心,在台湾眷村文学史上至少是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各个时期都有佳作频出。
1981年,获得《联合报》中篇小说奖的《未了》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透过一个叫做夏缙云的女孩,娓娓讲述了入住到搬离眷村的悠游时光,深刻演绎出历史时局的变迁、人事的悲欢离合,流荡与安居的生命情怀。
1991年,朱天心出版长篇小说《想我眷村的兄弟们》,继续延展了十年前的乡愁,重新巡游她所生活过的眷村。除了要抒发内心再无故乡可回的伤痛,她还力图让那些“不知眷村为何物”的人理解:为什么外省族群总是被认为无法真心实意地认同这块土地?为什么包括她在内的眷村兄弟姐妹们“没有一人没有过想离开这地方的念头”?
眷村人除了要面对家国与现实、流浪和定居的撕裂,还要面对本地人对他们身世和命运的质疑。苏伟贞在《台湾眷村小说选》的序言里继续用文字的笔锋与不同的声音斗争:“这些人在原本应该安身立命的地方流浪与冲突,漫无目的的游荡,失去坐标,成为地球永远的漂浮者,切断在生命光谱的两极,恐怖到像无止尽的惩罚。时时刻刻宜乎问:乡关何处?是啊,乡关何处?篱笆墙终归被推倒,眷村二字已成为历史遗存,而其精神和记忆不死,全因心有眷念的朱天心们在这块红花仔布上绣上了文字的乡愁。
《想我眷村的兄弟们》读后感(八):契合
这本是我读的朱天心的第二本小说集,她的作品不多,初读《古都》的时候,觉得很难理解,一面是浓重的意识流味道,一面是捉**不透的表达方式,尽管当时并不十分钟爱那几篇小说,但是事后回想起来总觉得别有韵味,所以我认为朱天心是值得探索的,于是又读起这本书来;很明显,《古都》相较于这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是她较晚期的作品,显见得《古都》更成熟哲学一些,不过在我读了这一本之后,觉得自己愈发喜欢她了,前几篇是她十七八岁的作品,我很诧异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竟然能写出那样不平凡的作品,真心很难以置信,绝对的天才。
她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到“无以复加”,尤其是,我在这本书的众多角色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前我若有所思的东西被她借用某些意象完美地表达出来,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禁膜拜起这位当时二十岁左右同我差不多岁数的女子,所以这本书更多的是给我“写照”和感同身受,我的热赞也仅仅是基于此和她超凡脱俗的**性而已。
这些故事篇幅不长,故事也简单,甚至谈不上是故事,它所描写的大都是一些青年男女所经历的常态,只是朱天心的笔下多了一些诗意,这份诗意是尤为让人珍视的。
上一篇:《遇见》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多宝不是鱼》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