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时代的亚当因为水果得罪了上帝而遭到驱逐,全球化时代的亚当却因为水果周游列国,写下关于万千花果的甜蜜故事,历史有时候真是充满了有趣的巧合。关于食品的人类学书籍从来就不少,但我很佩服亚当的写作能力,能把严肃专业的问题写得那么平易近人,毫不做作。文字中渗透了水果的芳香甜蜜,围绕着水果而生的各国神话故事和名人野史依次登场,给本就神秘的水果寻踪之旅再增了几分奇幻的味道。亚当将小说的情节、散文的情致、诗人的情怀、科普的知识和对水果的狂热,全部倾情献与了这一次水果的奇幻探险之旅,*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对水果世界的好奇之心。
《水果猎人》读后感(八):顶着水果看一切
文/陈嫣婧 刊于《南方都市报》2012-05-28
首先,我得承认我不是个“吃货”,对猎奇也无甚兴趣。所以对于一个没有什么生活乐趣,又有少许“学究癖”的人而言,《水果猎人》这样新鲜的产物并不适宜阅读。此书之新鲜,主要是体现在所涉及到的水果名目品种实在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南美或者南亚的热带地区,常人甚少有机会亲身领略。这或许能成为很多美味水果追随者们的寻访指南,于我却形成了无形的阅读障碍,因为那十分考验我的想象力,又无法激起我的欲望甚至是行动。
好在作者亚当•李斯•格尔纳在导言中用了一句非常通俗简单的话概括了他的作品:“有关水果,有关人类和水果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第二个“有关”,让人心头一下子热了起来。诸如特洛伊战争,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长生不老的蟠桃树,牛顿的第一定律等等,统统与水果有着亲密联系。这些联系跨越古今中外,跨越历史地理,跨越种族信仰,简直能钩织起全部的人类文明,呼唤起人类关于自我的全部记忆。这里的水果,已全然不只是一种甘甜美味的食物,而成了映射文明形态的一个重要符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事都曾经与水果有关呢?甚至现今仍然有很多事,那些非常重要的事都来源于水果?书中没有答案,但作者给我提供了一个先例:一个叫珀尔特的人,是个教授,终生写作一本关于水果的论文集,“探讨语义暧昧的断章残诗所影射的水果。”这个人总不肯给他的书画上句号,以至于书稿达到了九百多页还没有完稿。珀尔特疯了,格尔纳也觉得自己快成了第二个疯子,他们共同的症状是老怀疑着有什么事和水果存在关系,水果已然成为他们的某种思考方式和思考途径,似乎到达彼岸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水果。
下面我来罗列一下在阅读过程中留下较深印象的一些与水果有关的事例:酷似女性下体的女人果(甚至连**都很酷似),拿水果作为唯一食物的素食果人(他们通常从早吃到晚),水果的走私(与贩毒有关),水果的销售和炒作(奇迹果是如何发达的),信仰水果的异教徒(相信通过吃水果可以长生不老),一个拥有私家果园的奇怪家庭(一个十分富有年轻男性守着两个和他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十分富有的老年女性)。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把这些事**单独看,我看到的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社会关系和行事策略,而它们的身后,又仿佛站立着一条强大霸道的逻辑链。作者虽然一开头只是被它们的特立独行**,可一旦探究下去却又能让人从中触**到人类现代文明的种种脉象。当性与宗教这样古老的话题遇上当代流行的经济与犯罪问题,当宗族伦理的系谱遭遇解构,你无法想象当你抱着一种稀奇的水果大快朵颐时,与它有关的各种社会行为正在高速运作。就像埋在地下的管道系统,四通八达的却让你看不到又**不着。
我佩服格尔纳作为一名写作者的聪明和自信。他表现出一种平易近人,这和学院派的眼镜儿老头子们有着天壤之别,谁都知道他们最喜欢对人类的七情六欲,特别是贪食欲嗤之以鼻。但格尔纳身上却有一种强烈的“服务”精神,仿佛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大众心里的好奇宝宝,他对此的虔诚度虽然累煞了译者,却喂饱了更多人。他的不做高深还表现在一种几近孩童的求知欲上,视野多变,谈资丰富,像个无所不知的雄辩家。作品中烟花般绽放的热辣报料和内幕消息让人**。但先前的因为不好的习惯,差点对这些被自己称为“奶油蛋糕”的堆积感极强的文字显示出排斥心态,觉得这样的书太过五花八门,太过新奇有趣,专业性不强,知识含量不高,总之是不够专注。
上一篇:《写给妻子的1778个故事》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生于1968·童年》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