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精选10篇(2)

  事实上作者【明恩溥】作为传教士在中国呆了20余年,生活经验加上着意收集生活资料使得本书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尽管成书于一百多年前,正值中国历史上最为贫弱的时代,清政府后期的无能加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作者所接触的中国人恰可能是历史上最为贫困屈辱的一代人。

  书中偶尔有些关于中国人的性格的场景叙述可能看来有些刻薄的笑意,然而时过境迁看这本书,更多的是对比展开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尽管有些【性格】在我看来可能已经未必那么明显突出了,比如【漠视精确】【漠视舒适和便利】,仍有些东西需要展开反思,比如【面子】【缺乏公共精神】等,即使过了一个世纪,这些仍然存在。

  这里引用译者的一段话:“民族性格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构成,其中孰优孰劣,那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哪些会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浮上表面,哪些又会逐渐沉降为历史的积淀,这些问题都是发人深省的,明恩溥先生的这本【中国人的气质】或许无法为我们提供出现成的答案,但如果带着比较(中西的比较,过去和当下的比较)的目光来阅读此书,或许能促进深化我们的相关思索

  同时,中国人的气质,本身是个庞大复杂的命题,不论谁讲都很可能不够全面,对读者而言,阅读不同人眼中对此的阐述,更像是拟合的过程,有助于逐步靠近问题的核心。

  书中部分章节提及儒学的影响,譬如【孝顺】,国人为之提倡可参考【二十四孝】,其实【孝顺】存续恒久,在我看来不仅是儒学中道德影响,更有统治阶级几百年来强化所致,孝在于【老有所养】,当这个责任分担至个体家庭中,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可以省去不小开支。可以说每一章节【气质】的生成,是许多因素共同交织的成果,不仅在于阅读【气质】,还要考虑引导这些【气质】生成,其下更为庞大的因素。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本书宏大的主题【中国人的气质】^_^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六):那是一段令人好奇的历史

  从人性的角度,人都是相通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起半点划分作用。

  当我们动辄谈论某某人种,某某国人有如何如何的秉性的时候,他的参加价值仅限于当前历史和文化中。谈论一个族群有什么特点,反应的是那个时期的历史特点,文化风俗,文明程度和生活态度。

  这本书里的中国人放到今天,很多东西已经不适了。那些像小说般的节俭故事,我们从长辈那里还能听说一些片段,但和今天的生活已经大相径庭了。或许某些边缘山村还比较明显,但那是贫穷带来的生活特征,和人种没什么关系。可以想象,如果有全球一体化的一天,那时人的共性将达到最高的统一。

  书中关于智力混沌的一篇非常有趣,读着读着忍不住就笑了。

  摘一些好笑的地方:

  问一个中国人一个简单的问题,譬如“你多大岁数了”他会茫然地盯着问话的人,反问道:“我”你答道:“是的,就是你。”他惊得振作起精神,准备回击般地答道:“多大岁数了”“是的,多大岁数了”他再次调整注意点问题:“我多大岁数了”“是的,”你又说,“你多大岁数了”“五十八了。”他终于明白地答道,他的心智现在才进入了正常运转。

  智力混沌的一个突出例子,是中国人普遍有一个习惯,这就是用事实本身来解释事实,不追究其中的道理。你问一位中国厨师:“面包里为什么不放盐”得到的解释只是:“我们在面包里就不放盐。”“你们这个城市有这么多、这样好的冰制食品,为什么不留一点儿过冬”“不,我们这儿冬天从来没有冰制食品。”一位拉丁诗人,信奉这样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倘若这位诗人住在中国,会把这句格言改为:“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霉的。”

  如果不由一个外国人的眼睛,我真的看不见我们的这种逻辑,确实很有趣。这属于东方文化中阴柔的部分,讲究意会不说明。

  本书中这种冲突带来的笑话还挺多的,就是由一个外国人眼中看见的不合逻辑,制造了所谓的“愚昧”。我们把他们当蛮夷,他们也当我们是怪胎。

  认真想想,学校里的教育,大天朝高高在上的价值观依然是潜移默化的存在的。就差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老子对宇宙的理解远远超出现代的科学家,中医才是医学之根本这些堂而皇之的宣言了。

上一篇:我给儿子下了套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连城诀》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