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
道教徒虽然因为自身追求的不同而拒绝担任官职,但他们与儒教徒一般都认为存在着永恒不变的道-即宇宙间的秩序。他们隐逸的生活,追求着长寿以及巫术。这种处世的神秘态度,宣称从俗世的高官厚禄中退隐才能获得圣人指引。正如前文论及,礼作为儒教的核心概念,祭典以及礼仪才能产生中庸达到道;而道教徒觉得这种手段层次是极低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其自身的秩序,不应用礼去修正,更重要的是去适应它。他们推崇一种无为的神秘主义,意指一个人只有将自身脱离俗世的关注及欲望,实行无为时,才能到达道。只有这样,才能神秘地明白一切,这种带有神圣概念超越了儒教徒自身的目标,也超越其他的能力范围。甚至在于统治国家时,他们认为被统治者不能有太多知识,或是国家不能管理过多,否则这些都是罪恶。此种消极的策略,与西方禁欲主义的积极行动来证明自身是受到上帝恩宠的,完全相异。与儒教徒一样,道教徒认为统治者必须具有卡里斯马,被上天确认,才能给子民带来幸福。道教徒根本上是追求个人的启示与神秘的力量(长生术),而无心世界的改造。
巫术一直被容忍,加上道教的扶植(他们自身追求的便是一种巫术性的力量),使巫术得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巫术给占星术、药剂学、季节交替赋予知识与技术的理性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风水的堪舆术。技术与经济的发展,甚至奠基在巫术性的基础上,例如绕行远路来建造桥梁、道路,仅仅是为了从风水来看这是危险而不宜开筑的。在这些方面,道教甚至比儒教更加支持这些,也就显得更加传统主义,甚至认为巫术决定人的命运。
结论
一个宗教的理性化水平,要看这个宗教对巫术的排斥程度以及它将世界与上帝的关系和它对应于世界的伦理关系统一起来的程度。对比儒教与新教,新教完全摈弃巫术,并摈弃此世追求彼世;而儒教的巫术性力量让其自然科学发展的失败,并完全地依赖于此世,适应永恒的世界秩序-道。
另外,从某些传教士的资料也能看出,儒教对于单调无聊的忍耐、对所有未知事物的不信任甚至恐惧,毫无知性上的好奇心,彼此间的不信任也限制了市场的发展(除了自己的氏族、亲人)。新教伦理的伟大之处在于打破了氏族的纽带,因为对超越俗世的上帝的亏欠,使得人们束缚在一个神圣的上帝之中,所有此世的关系都不能超越这一关系。而儒教则使得氏族力量的强大,使人束缚在人中。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新教伦理能使商业信用的基础建立在个人上(儒教普遍的不信任不能导致这一的基础)。
新教徒对现世采取一种禁欲的态度,认为众生皆有罪,堕落得毫无差别,这让个人安心成为神的工具,努力靠着自身的成就来获得永恒的救赎。而儒教从巫术基础推衍出传统的稳定,所有生活样式都不可改变,否则引来鬼神的愤怒,亦即个人的进步显得不合理。
更重要的一点的是,尽管中国内部交易旺盛,外部交易也随着明朝之后逐渐发达,但这些争取到交易的资本主要来自官绅,这些投资最后又以土地投机的形式再次稳定传统主义,所有对财富的追求,与近代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关联。而清教徒则追寻此世的救赎的可能性,追求有用的自然科学的经验知识,这类知识被认为通往上帝的荣耀。这也是两种理性主义的根本的差别:儒教的理性主义意指理性地适应世界;请教的理性主义意指理性地支配世界。
所以,禁欲的新教精神是西方发展出理性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主要动因,而中国缺乏这种优势性的宗教价值观,致使资本主义无法发生。
以上便是本书自身的脉络,从论证的角度来看,韦伯试图从三个步骤来证明他对中国的看法:1.就历史发展的各种制度来看,中国社会发展了有利于与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因素;2.儒教,作为统治性的官方学说,始终是传统主义的,对世界采取的是适应的态度而不是支配;3.道教,因本身无心追求彼世的神秘主义与巫术,无力与儒教抗战。结果就是导致了整个社会无法朝着资本主义发展。
即使本书写于近百年前,作者作为西方学者,完全不懂中文,只能引用一些西方翻译的中文经典,甚至是传教士的资料,并且也出现极多错误。(5)这部著作呈现出极其复杂,实乃韦伯个人的天纵奇才,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其支配价值体系的分析。有些观点至今仍值得我们注意,如儒教的传统主义本质完全适应了中国社会的一般传统性。但是至今为止,中国社会结构的科学性知识还不够充分验证韦伯的结论。另外,此书的写作并不是想证明唯心论与唯物论孰优孰差,更谈不上两者的因果关系,他更想强调的是“不再以片面的唯心论的唯心论的文化、历史因果观来替代同等片面的唯物论的文化、历史观。这两者都同样地可能,但每一种,倘不用作研究的准备工作,反而充作研究的结论,则对于历史真理的了解,是同样地一无所成。”(6)
上一篇:西西弗神话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手艺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