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在文末说说台湾土改的土地易主问题,但看来没有必要了。在大多数的国家里新旧政权替换时,关于土地的改革就意味着殊死搏斗,真正是流血革命,台湾的这场土改使我不愿意称之为土改的原因正是他竟然没有血腥,在周密审慎的思考后,我们可以看见台湾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仅仅是平静的转移,没有因契约易主而导致牺牲,经营面积不变政策加之农民良好的管理意识避免了政府向地主购买,农民分期还债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甚至经济动荡,这毫无疑问也为台湾土改的成就添上了极其光彩的一笔。回头想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一代人有一代之风骨,果然
《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读后感(七):中国农业复兴委员会之成立背景(摘抄)
国共战争,自始对国军不利:我等于一九四五年年
底到达北平后,即知苏联已据英美俄雅尔塔密约先遗军队进入
东北,缴械日军,接管日本在东北所有武器弹药。阻挠国府军政人员进入东北。沈宗瀚先生当时为农林部华
北区接收特派员(我等随同前往者为接收专门委员),兼东北
区特派员。原定于华北区事毕后,另率一团赴东北接收,部分
团员于一月底已抵北平待命。张莘夫惨案发生后,农林部即令
沈先生暂缓前往东北。东北团中有一位中农所主办大豆研究之
技士,尚无家室,自请单独前往,接收日本管理多年、改良大
豆卓著成绩之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在辽宁西北,接近长春市)。
沈先生报部并私函钱天鹤次长奉准后,派其前往接收,并随带
场长派任令,居然顺利接收。
一九四六年间,留美多年已获博士学位者及战时由美租借
法案派赴美国研习人员大批返国,加入北平分所任系主任与技
正者颇多。一时人才济济,兴旺之气,冲淡了军事失利之气氛。
一九四七年尾,北平近郊(分所在西郊)安谧,
但分所开始遭遇同仁出差赴分支场(石家庄棉花试验场,昌黎
园艺试验场,与军粮城垦区工作站)之安全问题。幸同仁中(日
管时雇用者)多河北籍人,能绕道而行,完成任务后安返北平。
一九四八年国军在东北作大城保卫战已近尾声,华北各省
已成主要战场。我于该年七月奉派赴南京代表北平分所洽商当
时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华物资与计划。于九月初承沈先生嘱
于十月一日随其转入农复会。乃于九月下旬返北平与北平分所
同仁告别南下。时北平仍安谧,但与各分支场之间,已无法保
持经常联络,幸薪俸与经费拨汇尚通。年尾东北全失,原在东
北之共军入关,北平亦失。从此中农所与北平分所之间失去联
络。我为分所三百余同仁中唯一及时离开者。以后军事急转直
下。农复会十月一日在南京成立,十二月即迁往广州。
一九四九年四、五月间,国军放弃南京、上海、武汉等重
镇。农复会于九月迁往台北。中共于十月一日在北京成立政府。
距农复会在南京成立整一年。
(乙)美国态度扑朔迷离:国内报纸不时登载美国发表谴责苏联之言论。我等读报辄以为慰。但历久乃知并无作用。一九四五年尾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来华,自荐调处国共纠纷,组织许多三人小组(国、共、美各一人)在各地区就地排解纠纷。美援军器弹药运抵中国者均存之仓库,须由美军签发。据传因欲强迫和谈,签发弹药甚少。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军援步枪,抗战结束时国军所用步枪一半已
为美制步枪,国共和谈期间,国军一半枪支乃有枪无弹。马歇
尔将军飞行各地视察小组工作,并与国共双方领袖会商,报上
几乎每日均有其行踪。马氏于一九四七年初返美,行前宣布调
处失败。我等读报后预感事态不妙。马氏调处之一年间,共军
在东北稳占优势,尽获日军库藏军火,并得在关内从容布置。
马氏返美数月后,美政府宣布撤销一九四五年尾曾承诺之五亿
美元贷款。我等所感到者为国内货币贬值加速,薪给不时调整,
仍追不上物价,生活日苦。
美国经援中国之协定于一九四八年七月始签字,数目不
上一篇:永生的海拉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前世今生》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