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是一本由亨利·基辛格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8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外交》读后感(一):基辛格的独特历史见解
2018阅读之34,基辛格 《大外交》,对自三十年战争以来到二战之间的三百多年的历史写的很仔细,尤其是对于欧洲均势形势的分析,欧洲国家都有其外交天才,比如法国的黎塞留,奥地利的梅特涅,德国的俾斯麦和史特瑞斯曼,也有其破坏前人努力的狂妄者,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德国的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等等,英国作为欧洲大陆均势的关键,往往只在实质性的威胁存在时才采取实质性行动来平衡均势,避免均势在欧洲大陆失衡。对于狂妄者而言,再多的谋略比不上一时头脑的狂热,一战和二战都是如此。对于战后冷战的发生和结束,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应该在追求现实利益和道德选择这两点上取得平衡,即在行动中要明确自己的所追求的现实利益到底是什么,这是自朝鲜战争到越战美国四任总统所花费无数代价所买来的教训。苏联也正如凯南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中一样,在20世纪最后十年的开始就结束了它的生命。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书。
《大外交》读后感(二):《大外交》笔记(待续)
170403
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
基辛格认为,(1)均势是一种基于历史初始条件(同时存在实力相差不多的多个国家)的结果。军事政策,是把这一状态作为外交的指导原则,以便各国能稳定缓和,不表示均势下的各国会停止相互攻伐。
(2)与经典欧洲均势政策相比,美国外交兼有道德性。美国的立国条件与欧洲不同,美国认为战争根源在于相关国家的贪婪。
(3)后冷战时代的国际体系是分散与全球化分别发扬光大的时代。在冷战这一美国外交的重要时期,各国的政治均势与经济地位并不均衡,后冷战时期,这种不均衡将会缩小,美国的相对军事力量也会削弱,多国体系形成(美、欧、俄、中、日、印)。全球化则受益于技术因素推动。
对于基辛格的质疑主要在于,道德在现代美国政治中作用几何。美国总统的行政与外交权力很大 ,现代社会控制技术导致政府可以一定程度上塑造“民意”,因此可以说,极少数决策精英主导美国外交政策与决策,最多加上一些利益集团。除非道德因素成为该群体的稳定共识,否则美国外交的道德性并无一个稳定基础;基辛格此言,美化美国与提供行动理由的嫌疑更大,我们无从怀疑其动机,但至少其道德说是一面之词。道德的背后是算计,这似乎更接近常识。
《大外交》读后感(三):打动人心的著作
基辛格的大外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反复是穿越了时空,而回到了过去,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黎世留、梅特涅、俾斯麦,这些历史人物在重大历史关头,所进行的思考,最后所作出的决定历史走向的。基辛格把他们这段时间内的心理活动,能写得这样如此惟妙惟肖。使读者基辛格著作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我想这是因为,基辛格既是一名优秀国关学者,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这使他深深懂得外交决策者,在进行外交决策的时候,心理活动状态是什么。
比如说,在diplomacy P,98 他这样写道,拿破仑三世外交政策的失败,一国既想大刀阔斧地改变,又不愿意放手一搏,最后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这是对拿破仑三世一生外交政策的真实的写照。这段评语,也只有身为外交官和学者,双重身份的基辛格能够写得出来。而其他的国关学者,是很难写的出来。
因为,他们只有优秀的学者,而不是出色外交官。而他们的著作,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来评价和分析,这些外交决策者的心理活动,而不是从感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外交政策者,在决策的时候,价值取向是什么了。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基辛格的著作相对于其他国关大师的著作,更能打动人心
《大外交》读后感(四):读书随想
对于一个纯属慕名而读全无当时历史功底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确实很累。而在看完前三十章之后,才发现作者之所以如此详尽分析三百年漫长的各国外交演变、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等等等等都是为了末章的一句话:
“忽略历史者必将重蹈历史覆辙。”
上一篇:天才魔妃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雅宝旧事》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