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畜牧业、烤烟、蚕桑、马铃薯、苦荞麦、蔬菜、水果、经济林木、花卉、中药材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抓好西昌现代花卉和设施蔬菜、德昌供港果蔬基地、会理石榴园综合体、会东10万亩现代烟草、宁南优质茧丝、冕宁万亩油橄榄、佛凉(昭觉)智慧农业、普格螺髻山现代林业科技产业等特色园区建设,建成初加工设施50座、冷链设施10座。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运用。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推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国际商标注册,打造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农产品产销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完善市场销售体系。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平水库、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大桥水库引水工程、龙塘和竹寿水库。建成高标准农田29万亩,新增有效灌面4.8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面2万亩。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清查核资,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国有林区改革,稳妥开展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统筹推进国有农垦(农场)、供销合作社改革。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推行“岗编适度分离”,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建立农业担保体系、乡村振兴风险金制度和专项基金,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加快建设“美丽凉山·宜居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村容村貌“六化”工程,加强路、水、电、气、宽带“五网”建设。建立行政村常态化保洁制度,新改建各类公厕442座,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户用厕所建设和改造,力争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15%以上的行政村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留住乡愁记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乡村振兴考评激励,命名一批先进示范单位。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安宁河谷发展“三个规划”实施,开展西昌、德昌、越西等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推进乡村建设规划全覆盖。扎实抓好西昌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会理宜居县城建设,加快推进西昌、德昌、会东、昭觉、金阳、雷波、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等城市新区建设。深化“百镇建设行动”,持续推进22个省级试点镇、2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深化户籍等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力争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6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以上。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逐步扩大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推出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产品,支持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清理规范各类行政权力、公共服务、涉审中介服务等事项,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建立全州统一的政策发布平台,开展政策落实专项督查,建立通报约谈制度,推动政策落地落实。

  切实扩大民间投资。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让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机制,建立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项目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大力拓展投资领域,力争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切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统一的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建立政府与民营企业定期联系沟通、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等机制,将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纳入目标考核。

  第八,持续用力防治污染,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凉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发现问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实施减排、抑尘等工程,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确保11个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实施好冕宁、会东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加快建设7个医疗危废处置中心。加强固体废物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