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力度,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构建具有首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新水平。继续抓好1000亿元工业投资任务不放松,积极推进14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供销一体、生产生活配套、研发制造、人才引进培养等产业园区配套体系建设,确保企业尽快成规模入驻。健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智慧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金昇纺织、正威新材料、合盛硅业、百纳威智能终端电子、中科曙光高端整机先进制造基地、维泰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通过延链补链推进产业集聚、智能、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抓好天山云计算产业基地、华为“软件开发云”“城市云”、360网络安全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强化“两化”融合,加快推进煤炭、石油、钢铁等传统产业重大技术改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助推传统产业升级。

  (二)加快增创现代服务业新优势。优化生产**业结构,加快生活**业提档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面建成国际纺织服装商贸中心配套服务区。推动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鼓励驻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吸引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加快黄金加工交易产业发展,打造区域国际黄金交易中心。促进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发展,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努力激发内需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快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以服务城市、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为重点,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快推进“三退两协调”,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万亩,压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万亩,不断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比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打造集生产、保鲜、储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促进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以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四)加快培育创新驱动新动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双创示范”城市建设。发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政策优势,支持试验区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集群、智慧安防产业联盟集群发展壮大,推动产业创新资源跨地域整合。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科技研发投入表彰奖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重点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

  (五)加快**民营经济新活力。坚定不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有新发展、新作为。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好我市促进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前景广的重点民营企业,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积极破除民营企业信贷、上市、创新、招投标、人才等方面的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形障碍,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民营企业家实现产业报国的雄心壮志,为建设美丽首府作出更大贡献。

  六、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以让城市脱胎换骨的决心和魄力,全力推进城市建设,突出规划引领、文化传承,提升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强化规划的引领调控。加强城市顶层规划,坚持遵循规律、规划先行,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功能明确、兵地融合、建筑优化、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发展协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行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设布局。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有机衔接,推动“多规合一”。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做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