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繁荣发展
立足优势,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突出产业振兴,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60%。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省级试点,创建优秀村集体经济组织5个。加大新型农民和市场主体职业培训力度,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家庭农场示范场5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个。建成县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线下体验中心、品牌实体店,做大微信商城,打造“惠民原耕”共享公用中高端品牌。举办好第八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交易博览会。培育壮大惠供农业服务公司,建设鲁北最大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高标准苗木基地、食用菌扶贫产业园二期、日产10万菌包产业基地等项目。实施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修复黄河淤背区森林生态17公里,发展名优经济林2400亩,打造沿黄百里林果产业走廊。建成设施瓜菜标准化种植基地、果树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智惠民飨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加快推进中惠生物科技医食两用健康产品研发基地、玉瑞农牧科技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促禽乐、和美、吉好养殖和齐发果蔬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用。
突出生态振兴,打造生态美环境优的乡村新图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以万亩生态林场建设为重点,合格造林3.2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万亩,绿化道路80公里、水系40公里,新建农田林网2万亩。创建省级森林乡镇1个、市级2个,省级森林村居6个、市级15个,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加快示范镇胡集镇和10个示范村建设,集聚项目资金,着力打造样板。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合村并居。加强新型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注重功能作用发挥,推动政务服务下沉社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开展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塑造洁净有序、水清树绿的村容村貌。创建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达标村及提升村150个、美丽乡村片区14处、全覆盖乡镇1个。
乡村振兴需要塑形,更要铸魂。突出文化振兴,*挖掘我县优势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兵学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黄河文化和生态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整理和保护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继续完善非遗名录。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国家级文化站创建工作,送文化下乡1000场,推进乡村文化传承,促进乡风文明。
(五)聚力城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把规划作为重要的稀缺资源,树立“全域规划”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编制乐安一路以东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推动城乡有序集约发展。突出孙子文化基因,引入书画文创、休闲娱乐、时尚购物等多种业态,扎实推进沿街立面仿古改造,建成北城门,加快盘活鼎圣国际广场项目,加快打造古韵慢城;实施街巷提升工程,开展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按照“一街一景、三季多彩、四季常青”,加快街道透绿、补绿。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突出治乱,重点治脏。按照“尽快提升西部古城,加快开发东部新城,从严控制两城中部”的开发时序,全力做好开发建设和经营城市文章。坚持生态引领,提升新城区承载力,确保全民健身中心、新党校、档案楼、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不断聚集新城区人气商气。以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大力开展镇办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小城镇开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六)聚力改革创新,优化营商发展环境
着力在重点领域改革上求突破,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权责统一、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调整优化部门单位权力清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镇(街道)体制改革,扩大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完善基层政府功能。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事时限、减少申请材料,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搭建行政审批的全流程“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