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保障”更加扎实到位。开设高中阶段“绿色通道”,全面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障碍入学。组织177名贫困学生进入省属16所职业院校精准脱贫班就读,并在县职业技术中学开办精准脱贫班。发放各类助学补助1397.43万元,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2243.7万元。全面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和53个深度贫困村、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建成130个标准化农村中小学医务室。落实2018年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资金40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对患7类13种大病的78名患者进行免费救治,救治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住院产生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报销金额4289.5万元。筹资1.78亿元用于住房安全兜底保障。建成小康房430户,完成危房改造3781户,同步实施“三改”,贫困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升级

  农业在调整中快速壮大。扎实抓好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精品水果、菌草等高效产业,调减低效作物面积10.37万亩;新增蔬菜3.5万亩、精品水果3.5万亩、中药材0.89万亩、其他经济作物0.78万亩;种植红芯红薯1.5万亩、烤烟1.75万亩,收购烟叶293万斤;在S209省道两侧种植6000余亩经果林,辐射里程110公里,7852户3.07万贫困人口受益;6个省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发展,粮经比优化到36:64。大中牲畜存栏58.94万头,出栏39.68万头;禽存栏248.58万羽,出栏690.21万羽,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0.41亿元,同比增长7.8%。

  工业在积累中不断成长。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持续发力产业培育,黔冠科技、科润电力等一批生产、制造型企业入驻园区,欧莉莎、月华新材料、西南水泥等一批鞋业制造和建材加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产业园区加快成长,实体经济持续壮大。新增入园企业6户,到位资金3.55亿元,入规入统企业2户。全年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工业增值税0.6亿元。将企业生产加工链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和其他乡镇延伸,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把职业学校制鞋专业直接开设到园区,学生毕业后即可就地就业。工业园区全年累计解决就业1200余人,工业扶贫成效明显。

  旅游业在转型中蜕变升级。以承办第五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投入资金10余亿元,实施了绿化景观工程、旅游公路改造、旅游景区提升等一批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打造了亚鲁王城、攀岩公园、帐篷酒店等一批新兴旅游景点,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不断丰富。亚鲁王城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产业的成功转化,格凸国际攀岩公园促进了体旅深度融合,帐篷酒店填补了安顺没有高端休闲度假酒店的空白。承办“2018年全国U11青少年足球赛”、“全国攀岩联赛”、“中国·格凸2018“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荣获“国家攀岩训练基地”和“2018中国攀岩联赛赛事承办特别贡献奖”等一系列国字号头衔和美誉,紫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在2018年9月份举办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紫云旅游的新业态、新面貌、新气象得到参会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频频点赞,紫云旅游破茧成蝶。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1005万人次,同比增长32.4%,旅游总收入99亿元,增速33%,旅游业保持“井喷式”发展势头。

  其他服务业在开放中繁荣发展。建设电商服务站点74个,网络交易额预计完成5.4亿元,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服务半径极大延伸。金融服务、快递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其他盈利**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73亿元,增速25%。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强基固本,发展基础日趋夯实

  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围绕中央、省市重大建设规划,着力抓投资、推项目、补短板。实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196.91亿元,完成投资70.2亿元。紫望高速、G354国道紫云段、白云产业大道、S211板桐关至茶叶哨、S315构皮寨至克座等交通项目有序推进,二关至坝寨旅游公路基本建成,县乡道“建养一体化”基本竣工,完成交通类基础设施投资29.24亿元。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河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和三岔河、苦竹湾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县城二期供水项目有力推进,春节前可向县城区供水;黄家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打冲沟水库快速推进,完成水利投资10.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