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自然保护区及重点区域恢复治理。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促进自然生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大力实施植绿增绿行动,加快建设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绿网提升、南部水源涵养林建设、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禁牧封育、防沙治沙等成果,完成营造林17.6万亩。继续推行最严厉的封山禁牧政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生态优先,严格生态空间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格产业项目准入,从严落实“三线一单”管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土壤修复、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技术研发应用。实施好中卫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项目,为全国推广总结经验。持之以恒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确保按期完成、圆满交卷。

  各位代表,绿色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色、最亮丽的底色。我们要着力建设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筑牢中卫可持续发展基础,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风景”变成产业,让“美丽”成为生产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四)围绕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动“一带两廊”建设。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一带两廊”空间规划,有效统筹全域空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意见》,完成“一带两廊”空间规划和4个中心城镇、11个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在抓好工业、物流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康养产业、功能农业、休闲旅游等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重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融合发展上蹚出一条符合中卫实际的新路径。建设扬黄特色产业廊,突出抓好枸杞、硒砂瓜、苹果等兼备知名地域品牌、优质产品品牌的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优势主产区,叫响“富硒产品在中卫”,使我们的富硒产品走向全国、蜚声中外。建设脱贫富民产业廊,突出抓好草畜、马铃薯、小茴香等适宜产业、富民产业,依靠农业科技服务、强化产品深加工实现提质增效,将特色种养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效益,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兴旺。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持续开展城市“双修”,实施市区亮化、基础设施完善工程,改造老旧小区20个,新建、续建市政道路28条,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市区青少年运动中心广场,启动市博物馆展陈工程,拓展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工作。完善智慧公交系统,加强公交车规范运营管理,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促进城市管理法治化、智能化、精细化。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中心城镇、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向城镇延伸,促进特色产业向城镇集聚。保护城镇的特色风貌,彰显城镇的文化底蕴,使城镇成为拉动中卫发展的新引擎。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建成美丽村庄20个、美丽小城镇3个,改造农村厕所4000户。围绕打通供水、供气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供电、信息网络的保障能力,加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让乡村更加宜居,让农民生活的更有品质。

  各位代表,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一带两廊”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让中卫的城市、乡村成为文明进步、秀美富饶、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围绕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在巩固、增强、提升、创新上下功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按照《中卫市机构改革实施意见》,3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通过改革,切实优化部门机构设置、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划分、理顺市区事权关系,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行政效能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