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5%,绿色经济、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45%、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3%,PM2.5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35微克以内,新增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4万吨标准煤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

  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在聚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上取得实效。

  (一)在强合作、引资源上聚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实效。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中高端消费和中高端制造为引擎,坚持“市场引领、贸易先行、以贸促工、工贸并进”的原则,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强化互联互通。全力推进改貌铁路口岸建设,加快申报木材、粮食等进口指定口岸;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班列常态化运行,新开通6条国际航线;加快推进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快件中心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物流节点。强化平台支撑。进一步优化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力度,有序推进开发区空间拓展;以大数据创新发展为抓手,加快把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成为引领贵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依托军工资源优势,加快把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成为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挥好功能作用和政策优势,加快把贵阳综合保税区培育成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桥头堡;利用好临空经济优势,加快把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培育成为富有特色的高质量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中欧产业园,大力推进瑞士(贵州)产业示范园、中英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强化交流合作。筹办好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活动,加快构建“一带一路”经贸文化信息交流平台,不断扩大贵阳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强化产业招商。*推进产业大招商行动,加快构建全球招商引业平台,面向欧洲、日韩、东盟、南亚等地区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开展精准招商,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50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1265亿元以上,增长15%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3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7.8亿美元,增长13%,进出口总额40亿美元,增长15%;围绕把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成为国际化高端消费品制造核心区的目标,积极引进国际知名高端消费品制造企业和产品;围绕把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打造成为国际化高端消费品工贸并进示范区的目标,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卖场、高端消费品制造企业和产品;围绕把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打造成为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制造核心承载区的目标,积极引进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制造企业和产品、生产**业企业和平台;围绕把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打造成为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的目标,积极引进中高端消费品制造配套企业和产品。强化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市级口岸协调机制,提升贵阳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认真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争取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设立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发挥好市级出口退税资金池作用。强化人才引进。设立境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实施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谋划一批具有特色风情的商业街区、人才小镇,建设国际化社区、国际化医院和国际化学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在调结构、兴产业上聚力,推动实体经济做强取得实效。实体经济是贵阳发展的根基,是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全力以赴兴实业、强实体。

  认真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0个、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2个。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以打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基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和“双千工程”,改造提升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以德国、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强国为目标,新引进培育不少于10个中高端制造和商贸服务优强企业,推进吉利整车制造和发动机项目达产增效,推动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电新能源汽车西南产业园加快建设,比亚迪贵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新引进15个以上汽车配套企业,汽车制造业产值比上年翻两番。加快发展中高端商贸业。以建设中国(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抓手,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建设,建成西部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实施“百店引进”计划,引入各类中高端消费品商贸主体,布局建设中高端商业综合体,推动现有的商业综合体提质升级,打造高水平新型商圈,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150个以上,塑造“爽爽的贵阳,购物的天堂”消费品牌。转型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完成中铝退城进园,力争引进培育5个规模以上铝精深加工项目,铝及铝加工业产值增长8%;加快推进开磷集团以渣定产、绿色转型,积极推进磷石膏新型建筑建材基地建设。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陶氏化学水性环保材料产业园、玖行汽车充换电产业及国家级新能源示范中心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汉能移动新能源项目一期实现量产、二期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建成德威智能制造等项目;推进国家西部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乌当区和修文县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建设,医药食品产业产值增长10%;积极开展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实施军民融合项目20个以上。积极发展生产**业。大力实施“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建成清镇国家电商物流园、贵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改貌铁路物流中心,推进贵阳铁路枢纽都拉营货运场站专用线项目(一期)建设,引进生产**业企业50个以上,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10%。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动天河潭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恒大文化旅游城、华强文化旅游小镇等项目,新增4**旅游景区2至3个,新设海外旅游文化营销推广中心5个,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