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着力提高改革开放水平。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41项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35项持续推进的改革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全面推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划定。大力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土地草牧场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务实出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3条意见,组建医联体3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4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入选第四届全国教育博览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持续开展“冬季攻坚行动”,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8个;“赤子峰会——首届天南地北赤峰人投资创业大会”取得巨大成功,探索实践了招商引资、聚才引智的新模式;先后赴长三角、京津冀、辽沈等地区开展招商洽谈活动,全年协议引进项目投资超千亿元。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全面加强与沈阳、朝阳、锦州、承德等地区的战略合作,谋划启动了次临港产业区建设,总投资170亿元的进口资源加工项目签约落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出台了深化“放管服”改革的35条具体措施,“八张清单”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在全区率先实施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32项涉企证照事项实现了“多证合一”,行政许可“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81%;认真落实国家一系列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36.12亿元。

  (四)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交通项目稳步推进。丹锡高速大板至经棚公路、国道306线林西至大水菠萝一级公路、国道303线凤凰岭至天山一级公路、省道210线新惠至老虎山一级公路等项目建设完成,新投运高速公路113.5公里、一级公路221.5公里。赤峰高铁全线铺轨,玉龙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立项工作。能源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朝阳至赤峰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获得核准,东台子水库开工建设,琥珀沟水库加快推进,跨区域调水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25处,受益农牧民10.5万人。新建改造城乡电网1701公里。市政建设成效显著。腾飞大道整体改造工程主线贯通,高铁西站交通枢纽工程全面铺开,环城水系治理工程主体完成,“两山两园”景观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新建改造市政管网77.3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35万平方米,建设完成公交场站7处、公共厕所88处、垃圾转运站24座,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扎实起步。强力打造7条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带,在24个苏木乡镇实施重点项目132个、完成投资36.5亿元。启动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等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牧区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宽带进乡村”工程完成投资7.5亿元,铺设光缆1.8万公里,惠及农牧民16.4万户。

  (五)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社保体系兜底能力继续增强。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6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635元,农村牧区低保每人每年提高至4455元;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役士兵1767名;完善了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补贴政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中心城区年度投入资金6.7亿元,建成中小学、幼儿园23所,消除“大班额”449个;“全面改薄”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建设校舍54.6万平方米,左旗、翁旗、红山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定;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稳居自治区前列。科技服务发展展现新的作为。开发区晋升国家高新区工作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新增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14个,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123项,申请专利1203件。卫生基础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市中心血站迁址新建主体完工,市医院改造提升、传染病医院和蒙医中医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卫生城复审顺利通过。文体惠民工作成效显著。中国契丹辽博物馆、红山文化博物馆、市档案馆完成主体工程,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开馆运营;全市乌兰牧骑开展惠民演出1418场,市交响乐团正式成立,《乌兰牧骑恋歌》《大漠绿魂》《契丹王朝》等剧作成功首演;举办中国小轮车竞速联赛、全国竞走冠军赛等体育赛事活动500多场。棚户区改造实现重大突破。通过两年努力,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国家计划项目,全市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6.44万套,完成投资564亿元;其中中心城区4.03万套,完成投资329亿元,集中连片的棚户区即将彻底消灭。赤峰监狱搬迁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全市民生支出40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