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抢抓机遇期,构建对外开放大格局

  加速**“后大会”时代红利。推进地理信息技术研发创新,实施全球地理信息服务商计划,力争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数据(知识)卓越中心落户,打造国际地理信息领域的时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培训体验中心。紧盯大会签约地信项目落地与产业跨界融合,招引“地信+”龙头型、总部型企业10家以上,实现地信产业跃升、企业倍增。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企业集团,举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论坛,地信小镇税收和营业收入实现再翻番。用好《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中国(德清)样本》,不断放大样本效应。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重大战略融入工程,围绕打造长三角南翼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都市卫星城定位,加快对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省“四大”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G60科创走廊、南太湖新区和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建设,制定实施《融入和引领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抓实一批合作项目;发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新(上海)券,与杨浦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与张江等地开展“飞地”合作,探索与滨江高新区共建科创平台,推动地信企业“走出去”服务长三角城市,实现与“沪杭宁合”协同创新;打响交通项目大会战,全力实施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湖州段、104国道高架段、练杭高速雷甸互通、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德清段等重大工程,深化杭德城际铁路、杭宁高速德清南互通等项目前期,建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河海联运水平,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启用浙工大德清校区,加强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大附属儿童医院等合作,推动与沪杭等地优质民生资源共享。

  有效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以湖州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为契机,争取1个中外合作产业园落户,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力争实到外资3.2亿美元;深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德清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保持出口总额稳定增长,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加大对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海外并购的扶持力度,完成中方境外投资5000万美元。

  (三)增强创新力,引领发展动力大变革

  以更大的力度培育创新主体。尊重和落实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80家、市“瞪羚”企业24家以上。做大研究院经济,与浙江工业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深化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地校合作,加快落地研究院成果产业化,新增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企业研究院10家以上。

  以更好的环境集聚创新人才。实施科技创新加速工程,做强“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镇级人才科技平台,举办全球创赛等系列活动,落实“人才新政”20条,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新增国家省市领军人才50名以上,培育高技能人才2500名,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9000名以上,争创省首批“浙江院士之家”,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县。

  以更实的举措优化创新生态。将高新区打造成“大孵化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积极筹建上海、深圳飞地,探索建立海外孵化器,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发挥科技大市场作用,全年技术交易额达7亿元以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件以上。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落户更多国防科技项目。

  (四)改革再深化,实现营商环境大优化

  协同突破“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网一证一窗一城”通办广泛应用,实现70%以上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政务服务中心“无差别受理”全覆盖、审批服务整体提速30%以上。推进“标准地+一窗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和“承诺制”改革,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60天、竣工验收审批最多30天。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开办、施工许可、信贷、纳税、用电用水用气等便利化,争创营商环境最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