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五、建设精品城市,描绘宜居宜业新画卷

  突出特色培育,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努力打造有地域特色、有时代特征、有个性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以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品位。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建好用好“多规合一”信息系统平台,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发展蓝图,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建成区面积再扩展2平方公里。深化城市设计研究,突出城市高度、建筑形态、色彩风格等专项管控,完成蝶湖片区规划,完善城市快速交通、城区水系、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形成统一衔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审批和监管,严肃规划执行刚性。

  以配套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注重精明增长,优化功能布局,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加快“南进”步伐,推进蝶湖核心商务区开发建设,提前布局教育、文化、医疗、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文体中心、金融建筑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标。加快“东拓”进程,以东出口快速通道规划建设为引导,推进城东片区规划研究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北延”布局,高标准完善火车站功能配套,推进站前广场建设,规划研究火车站片区和物流园区。加快老城区功能完善,推进公共停车场和智能停车系统建设,改造老旧小区5个,新建邻里中心2个、农贸市场2个,新建、扩建小游园4个。开展城市“微治理”三年行动,提升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区域全覆盖、管理无缝隙、责任无盲区的“大城管”格局。

  以生态优化提升城市形象。着力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空间,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推进“绿色宜居城区”创建,建设头兴港滨河公园,打造贯穿城区的绿带、水系、步道相融的生态廊道,新增城市绿地70万平方米,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开展绿化质量提升行动,规划建设滨江森林公园,推进交通节点、绿色通道、水源涵养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造林绿化5000亩。加强沿江沿海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建设沿江绿色生态走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1.1%。

  六、推进乡村振兴,焕发农业农村新活力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全力打造优质食味水稻、高效蔬菜园艺、生态林果花卉等5个10亿级特色产业。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规模农业项目投入超55亿元,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新型合作农场16个,创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打造智能设施展示区和产业兴旺引领区。坚持品牌强农、质量兴农,争创地理标志商标、区域公共品牌3个,创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稳步发展海洋渔业,开展水产品定点上岸质量追溯管理国家试点。

  打造特色魅力乡村。加大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依托自身资源、产业平台、交通区位等多种因素,系统化统筹区镇功能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休闲旅游、渔业经济、沙地文化等魅力镇村。突出乡土风貌与现代活力兼具、个性特色与产业支撑并进,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南通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健全村庄环境和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国家卫生镇1个。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50公里,改造宽路窄桥50座。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3个,建成村庄污水处理设施100个,新增城乡污水主干管网30公里。推进农村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疏浚河道380公里,打造生态河道示范村25个。建成合兴变、港口变,改造电网348公里。

  七、注重特色挖掘,丰富江海文化新内涵

  坚持文明引领,推动文化繁荣,讲好启东故事,建好精神家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馆、版画中心和蓝印花布艺术馆建设,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共乐东疆”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做精做优特色文体品牌,组建江海戏曲团,聚焦非遗等优势项目,创作一批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实施南通市级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个,稳步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