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五)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发展惠“三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让广大群众不断收获看得见、**得着的实惠。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京津、雄安市场,加快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抓好肉、菜、蛋、奶等农产品生产。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质量,力争省精品园区达到7个以上。持续创建农民合作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县(市、区)培育发展3到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创建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新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10家,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推技术与主导品种入户率不低于98%。

  打造特色品牌。以做优质量、做出特色、做响品牌为方向,加快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保定农业“金字招牌”。大力促进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和饲草发展,建立涞源、涞水、阜平等西部山区中草药种植基地。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和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程,每个县至少打造1个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休闲观光型集体经济,培育打造特色小镇,在西部贫困县开展“共享农舍”“共享农庄”“共享山庄”建设试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集中,流转率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37%,规模化经营水平达到20%以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工作。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帮助龙头企业、创新驿站、农业园区解决融资难题,鼓励支持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加强乡村治理。按照城乡融合发展方向,落实“1+5”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管控新建农房,整治改造“空心村”,开展村街硬化、村庄绿化、街巷亮化,保护古树古木,传承乡土文化,培树文明新风,建设美丽乡村。

  (六)强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保出列。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市实现4万人以上贫困人口脱贫,确保阜平、涞源两县脱贫摘帽。

  合力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工作成效。抓实产业扶贫,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光伏、旅游、家庭手工业等扶贫产业的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户将土地、林地、建筑物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广“互联网+扶贫”模式,支持曲阳、望都、顺平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加强京保扶贫协作、“百企帮百村”等社会帮扶工作,加快项目资金落地见效,打造特色亮点。抓住教育保障,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政策,为贫困县招聘400名特岗教师,发挥好“北京·燕太片区职业教育协作区”作用,加大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对接京津冀用工单位,力争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抓好医疗和养老保障,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医保报销“代办制”,为建档立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贫困人口每人每年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00元。抓死住房保障,完成1263户重点扶贫对象危房改造,年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升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抓牢兜底保障,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提高特困人口、贫困老人的集中供养(养老)覆盖率。抓紧基础配套,年底前所有贫困村要通硬化路、通动力电,户户通广播电视、通宽带,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达到脱贫出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