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闲置土地、僵尸企业、僵尸项目“三清”工作,破除无效供给。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做大做强建筑业。落实国家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减税清费降本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实施市重点项目600个以上,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新开工和竣工重点项目400个以上,谋划储备项目600个以上。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确保列入省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建成宛陵科创城一期,确保已签约机构入驻运行,完善体制机制,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链条。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300项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15家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7%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以上。*实施“宛陵聚才行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0家以上。继续实施“宣城籍优秀人才回归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新申请商标注册4000件,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3件、马德里国际商标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

  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真心实意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题,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力争新登记民营企业3600户、个体工商户1.4万户以上。统筹用好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资金效应。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放大担保功效。力争新增贷款130亿元以上、新型政银担贷款50亿元、税融通贷款10亿元。实施“助企翱翔”计划,积极对接上交所科创板,新增企业上市(挂牌)10家,完成直接融资80亿元以上。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搭建劳动者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加强跨地区劳务对接,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缓解企业用工困难。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明星企业、功勋企业家和宣城工匠评选表彰。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保护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健全协调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一区两廊”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下大力气加快市区发展。深化市区一体化发展,支持宣州区在综合百强区中争先进位。加快宣城经开区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全市,力争园区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规上企业突破100户;强化招大引强,力争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到位省外资金突破100亿元;推进机械与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软件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培育;实施百个项目落地攻坚行动,加快锦美碳材、普丽盛食品装备制造、亚德林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完善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管理机制和财税体制,推进市场化运营,*实施“五个百亿”工程,力争新开工项目1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羽绒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力争实现产值60亿元,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启动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融合发展集中区建设;整合农批、冷链、物流等市场资源,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宣城高新区力争创成国家级高新区和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生物技术产业。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品质。坚持“双百”城市总规引领,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壮大城市规模。持续抓好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省级城市生态修复、功能修补试点。按照“上急需、保基本、补短板、提品质、有保障、能平衡”原则,推进城区“十大板块”建设,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83个,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继续化解城建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新建市政道路项目14个以上、建成32个。推进高铁两站广场建设,开通宣城客运总站。创建省级“公交示范市”,推进市区公交发展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快“533”社会事业补短板工程建设,确保北师大宣城学校秋季正式招生,完成省立医院皖南妇幼分院、皖南医药卫生学校一期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皖南中医院、市第五中学、市委党校新校区、老干部和职工活动中心。启动水阳江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城市水生态体系建设。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强力推进。全面完成城市防洪排涝重点工程,确保市区防洪、排涝标准明显提高。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水平,强化城市精细管理,持续开展“城市六乱”治理,解决菜市场、餐饮油烟、市容秩序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城市规划区农民建房办法。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确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投入使用,完成建筑垃圾处置场综合治理,启动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和医疗固废产业园建设。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