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鼓励各类组织开展农机作业、集中育秧、生产托管、加工储存等服务,推动农业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支持县乡村大胆创造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创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区,在专、精、特上做文章,带动提高产业整体规模和区域整体效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以打好脱贫攻坚战为第一任务,实现精准退出和脱贫后稳固提升。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顺利通过国省检查评估,实现4个国贫县全部摘帽。进一步强化产业扶持,引导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向产业项目倾斜,创新带贫益贫机制,保证贫困人口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加大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逐步把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过渡到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帮扶措施,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内统筹衔接,选派驻村产业指导员,提高贫困乡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补齐短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努力创建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抓好垃圾集中处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户退散养、退庭院,进规模场、进合作社,促进绿色养殖发展。完成绿化村庄350个,示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0%,达标村达到15%。

  (二)加快把工业发展要素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工业强市新动能。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水、电、土地、环境容量、人力资源等产业要素,全面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实施企业升规攻坚。把规上企业培育作为工业扩量提效的基础工作,在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上攻坚。加强对临规企业、成长型企业、退规企业、漏统企业的跟踪监控及协调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对接、供需对接、配套对接,认真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困难企业扭亏增盈、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一批企业小转初、初转规,力争新增规上企业30户。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大在成熟军工技术溢出、民企参军方面的探索实践力度,深化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加紧国家火炬计划农机特色产业基地、佳木斯大学国家级科技园和孵化器创建,加快佳木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精准扶持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推进电机股份、象屿金谷、恒源食品、百威英博、佳星玻璃等企业改扩建项目,带动区域传统产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加快润特科技水溶性铝、葵花药业原料药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加快处置“僵尸企业”,推进龙江福浆纸、乌苏里江制药、赛瑞南华糖业等闲置资产盘活项目,让沉睡资源重现活力。

  开展产业项目招商攻坚。把产业项目招商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首要目标和任务,围绕新一轮产业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在产业项目招商攻坚中取得突破。谋划引进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形成“实施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力争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40个以上。实施专业招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实行“专班+园区”“目标+考核”机制,制定市场化的绩效激励政策。加强产业链招商,细分重点产业,找准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小分队、敲门式招商。推行以商招商,围绕龙头企业开展招商,激发产业联盟、企业协会等组织活力,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做大产业集群。

  打好工业立县攻坚。把“工业立县”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全力攻坚的良好氛围。坚持一手抓扶优扶强,一手抓优化整合,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2个以上立县主导产业,完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培育企业家队伍,补齐县域工业经济偏弱的短板。坚持一手抓导向,一手抓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促进各县(市)区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健全产业项目信息上下联动机制,确保大项目、好项目留得住、落得下。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市)区新增规上企业户数、工业经济指标增幅的考核权重,强化争先意识,选准省内县份的参照系,力争全省排名晋位,形成对全市经济的正向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