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贯彻总体要求,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深刻把握淮北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洞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深刻体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即期增长与长远发展相促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力争每年都有一批标志性成果,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

  今年重点推进十大工程:市科创中心、100万吨碳基新材料、陶铝航材基地、平山电厂二期、铝箔系列项目、完美生物科技、市高新区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老城区雨污分流、旺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淮宿蚌城际铁路。

  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稳定增长与转型升级同向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理念,在全力以赴稳增长的同时,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在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和要素成本上协同发力,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范涉企收费,实质性减轻企业负担。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建立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优化金融供给,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创新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扩大企业抵质押物范围,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让更多企业享受电价优惠。深化人才招聘帮办活动,组织实施“春风行动”,缓解企业“招工难”。

  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制造强市和质量强市建设,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争取一批重点项目纳入省级政策支持范围。完善“基地+基金”模式,探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新兴产业和优质企业支持力度。全面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加快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研发和质量检验平台建设。与中国商飞、中国铝业、上海交大协同推进陶铝航空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合力打造“新一代航空材料”,争创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实施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40个,技改投资增长9%。继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筛选培育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安徽工业精品5个、新产品15个。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启动“企业上云”计划,创建数字化车间4个。做好“小升规”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城吾悦广场、中农批淮北大市场投入运营,推动商贸服务业由带状分布向现代化商圈升级,促进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业集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争创一批国家级或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跨境电商示范园。积极做好中心湖带文化旅游产业布局,扎实推进相山区、烈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规划建设东部沿山生态旅游示范带,继续办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葡萄采摘节、石榴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着力培育智慧经济,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强化与科大讯飞、东华软件等企业战略合作,开展数据资产变现与增值业务,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

  三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集中向新型工业化重要领域、向县区和园区重大项目、向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倾斜,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全年新建、续建和储备重点项目615个以上,完成投资465亿元以上。推动50万吨甲醇、50万吨苯乙烯、华孚绿尚小镇等项目开工,平山电厂二期基本建成,英科医疗、完美生物科技、中冶淮海、康美绿筑等项目正式投产。S101二期、S202改扩建等骨干道路建成使用。抢抓国家推动新一轮稳投资政策机遇,力争淮宿蚌城际铁路尽快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淮徐快速通道、徐淮阜高速公路、浍河航道二期、港口码头及临涣船闸等重大项目。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重点领域,继续加大政策和项目争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