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一鼓作气、攻城拔寨,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确保现行标准下1.1万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打造五彩特色扶贫产业,新增1万户贫困户纳入电商扶贫服务平台。深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新增带贫新型经营主体100个以上,开展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生救助资金及时发放,确保无一人因贫辍学。落实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00个重点帮扶村创建美丽乡村全覆盖、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440名。推进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和脱贫攻坚,启动2023户居民住房搬迁,发展莲藕、稻渔等适应性产业。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建立健全防范返贫保障机制。开展四送四通直通车扶贫行动,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抓好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开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保问题整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系统建设,狠抓城市扬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考核要求。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启动龙子湖截污、净水、清淤、绿化等综合治理工程,复还水清岸绿、再现鱼翔浅底。推进天河-龙子湖连通和淮河城区主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开展席家沟、鲍家沟、吴家沟等城市水体治理行动。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天河污水处理厂、第四水厂。新建、改扩建城市污水管网60公里、污水泵站6个。全面开展管网堵点排查疏通工作,新建、改造排水管网68公里、排涝泵站4个。全面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以上。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建立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监测监管制度,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风险评估及治理修复工作。

  (七)在改革开放上发力,打通加快发展痛点堵点

  全面启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深度对接国家规划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在资金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做好政策储备。办好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峰会和高层论坛。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全面实施水蚌线外迁工程,开工建设国道206蚌宿一级公路,力争开工蚌埠民用机场、淮宿蚌城际铁路,加快推进蚌五、蚌固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沿淮铁路淮蚌五段、亳蚌滁扬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涡河航道治理,加快蚌埠船闸升级扩容改造,推动淮河河道等级“三升二”。开工建设蚌埠港长淮卫作业区。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G60科创走廊、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深度参与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争取更多沿淮城市间交流合作平台、机构、总部落户蚌埠。

  发展壮大枢纽经济。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及进境肉类、水果指定查验场。力争开行中欧班列。加密蚌埠至上海、宁波铁海联运班次。开通蚌埠至扬州(淮安)水运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港口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水运集装箱吞吐量3.5万标箱。*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载体城市试点,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等快递物流平台建设。积极申建进口大宗商品保税集散中心,保税物流中心报关总额4亿美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0家。新增跨境电商企业20家,培育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推动创建国际合作产业园,支持蚌埠企业参与海外投资项目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

  纵深推进改革攻坚。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推深做实“放管服”改革,推进“首证通”改革试点。继续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零见面”。新增法人企业8500户。统筹推进市级综合执法改革。完成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药师下临床等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统筹实施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