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主动贴近企业、服务企业,不断强化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着力降低企业的税费成本、要素成本、交易成本。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做到“不进机关门、不找一个人、能把事办成”,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依法保障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使他们真正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事业上有作为,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四)统筹城乡发展,全力以赴改善城乡面貌

  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发挥规划先导作用,统筹城乡空间资源,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开展“两治三改”,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清零行动”,完成拆违1.3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150户。加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维护力度,加强城区路灯管护,完成和平路大桥维修工程。持续抓好高铁新区开发建设,不断完善高铁新区功能。加快推进梓山路二期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建筑垃圾处置场项目建设,稳步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善绿道、公园、广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省级园林县城。完善城乡路网建设。全力推进芜黄高速旌德段建设,扎实推进旌德至蔡家桥段一级公路改建、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不少于80公里,推进云俞路、兴白路建设;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常态化开展治超治限工作。

  提升全域旅游品牌。持续开展“创A行动”,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树立景区景点良好形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立足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镇一品”,重点抓好国际慢城、宣砚小镇和灵芝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国际慢城文庙水街、兔儿山公园等六大组团项目建设,宣砚小镇通用航空、冰雪文旅城等项目建设,灵芝小镇北纬30度界碑、神秘灵芝谷等项目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康养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与体育、养老、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办好围棋赛、骑行赛、登山节、赏梅会等系列活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强化宣传营销,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提升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乡村振兴品质。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握“20字”总要求,统筹推进“六合一”重点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夯实乡村振兴产权基础。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盘活闲置资源。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完成“路西田园综合体”一期工程,推进二期工程,加快建设智慧展厅、旅游休闲区域,搭建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支持灵芝、黄精、贡菊等“十大皖药”产业发展。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个以上。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6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和40个自然村整治建设。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完成自然村改厕2800户。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一村一品”。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实施“下山行动”,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持续推进增减挂项目实施。

  (五)增进群众福祉,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社会事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投入超过财政支出的80%以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宣城旅游学校迁址新建工程,完成旌德中学科技综合楼建设;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扩大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做强医联体、做实医共体、做好健康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全科医生助手机器人运用水平,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县医院业务综合楼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突出抓好徽水河流域综合整治,启动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徽水河和白沙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加强白沙水库水源地保护,严格落实《关于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垂钓、游泳等活动的通告》要求,切实保障城区供水安全。做好社会救助,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低保、五保及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关心关爱,及时足额兑现各类补助资金。启动凤形山陵园项目前期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落实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好非遗传承和文物保护,开展好“梓山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