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元皇中兴1,披文建学2;刘、刁礼吏而宠荣3,景纯文敏而优擢4。逮明帝秉哲5,雅好文会;升储御极6,孳孳讲艺7;练情于诰策8,振采于辞赋9。庾以笔才逾亲10,温以文思益厚11;榆扬风流12,亦彼时之汉武也。及成、康促龄13,穆、哀短祚14。简文勃兴15,渊乎清峻16,微言精理,函满玄席17;澹思浓采,时洒文囿18。至孝武不嗣19,安、恭已矣20。其文史则有袁、殷之曹21,孙、干之辈22;虽才或浅深,珪璋足用23。自中朝贵玄24,江左称盛25;因谈余气26,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27,而辞意夷泰28;诗必柱下之旨归29,赋乃漆园之义疏30。故知文变染乎世情31,兴废系乎时序32;原始以要终33,虽百世可知也34。
〔译文〕
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提倡文化学术;刘隗、刁协以做官懂礼法而被尊重,郭璞因文思敏捷而被提升。晋明帝富有智慧,喜爱文学;即位以后,关切讲习经学;他详熟于诰命策文的特点,施展文采于辞赋的写作。庾亮以长于表奏而被更加重用,温峤因文才清秀而深受厚待;明帝对文学的重视,可以说是晋代的汉武帝。其后的晋成帝、康帝、穆帝和哀帝,在位年代都很短。简文帝开始振兴,他很清高严峻,谈玄能以精妙的道理充满玄席,写作则以恬淡的文思和丰富的文采散布文坛。到孝武帝时,已有晋室将终的说法,及至安帝、恭帝时,东晋就灭亡了。这时的作家和史家有袁宏、殷仲文、孙盛、干宝等人;他们的才华虽高低不同,但都各有可取之处。自西晋崇尚谈玄以来,到东晋更加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格。所以这时政治局面虽极艰难,但作品内容却很平淡空洞;吟诗不出《老子》的宗旨,作赋就像对《庄子》的发挥。可见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情况,文坛的盛衰联系着时代的动态;如果查清其来龙去脉,虽然历史长久,也是可以弄明白的。
〔注释〕
1 元皇:指晋元帝司马睿。中兴:指他建立东晋王朝。
2 披:开。建学:《晋书·孔愉(附坦)传》:“先是,以兵乱之后,务存慰悦,远方秀孝到,不策试,普皆除署。至是,帝(元帝)申明旧制,皆令试经,有不中科,刺史、太守免官。”
3 刘:指刘隗(wěi委)。刁:指刁协。都是晋元帝所亲信的官吏。礼吏:懂得礼法的官吏。
4 景纯:郭璞(pú葡)的字。他是东西晋之间的作家。《才略》篇说:“景纯艳逸,足冠中兴。”
5 明帝:指司马绍,元帝之子。秉哲:具有高度智慧。秉:操持。《晋书·明帝纪》说他“雅好文辞”。
6 储:副,即前面说的“副君”。御极:登帝位。
7 孳孳(zī资):不倦,指经常关怀。艺:六艺,指儒家经籍。司马绍在《复征任旭、虞喜为博士诏》中说:“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
8 练:《汉书·薛宣传》:“宣明习文法,练国制度。”颜师古注:“练,犹熟也,言其详熟。”诰策:上对下的文件,这里指帝王对臣下的命令。晋明帝《手诏以温峤为中书令》:“中书之职,酬对多方,斟酌礼宜,非唯文疏而已;非望士良才,何可妄居?卿既以令望,忠允之怀,著于周旋;且文清而旨远,宜居机密。”刘勰曾说:“魏晋诏策,职在中书。”(《诏策》)从明帝对“中书之职”的重视,说明他是练于诏策的。
9 振采于辞赋:明帝自己也写作辞赋。他的赋现只存《蝉赋》残句,见《艺文类聚》卷九十七。
10 庾:指庾亮,字元规。笔才:《才略》篇说:“庾元规之表奏,……亦笔端之良工也。”逾:更加。
11 温:指温峤。庾、温都是东晋政治家、作家。益厚:更加被厚重。《诏策》篇说:“唯明帝崇才,以温峤文清,故引入中书。”
12 揄(yú于)扬:指奖励,提倡。风流:这里指文学创作。
13 成:指晋成帝司马衍。康:指晋康帝司马岳。都是明帝之子。促龄:指做皇帝的时间短促。成帝在位十六年(公元326—342年)。康帝在位二年(公元343年—344年)。
14 穆:指晋穆帝司马聃(dān丹),康帝之子。哀:指晋哀帝司马丕,成帝之子。祚(zuò坐):帝位。穆帝在位十六年(公元345—361年)。哀帝在位四年(公元362—365年)。
15 简文:指晋简文帝司马昱(yù玉),元帝之子。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