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注

作者:刘勰

  21 《南史·武帝纪》说,天监十六年“冬十月,宗庙荐羞,始用蔬果”。则刘勰上表建议二郊农社“宜与七庙同改”,当在天监十六年十月之后不久。

  22 刘勰出仕之前,曾和僧祐一起在定林寺整理佛经十多年,出仕后的十多年,僧祐陆续搜集到部分经卷尚待整理。僧祐卒于天监十七年(见《高僧传·僧祐传》),因此,刘勰在本年奉命再入定林寺整理僧祐所集最后一批佛经。

  23 《梁书·刘勰传》列“迁步兵校尉”于刘勰上表之后,可能是上表后不久迁任此职。

  24 有关刘勰卒年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范文澜推算在普通元、二年(公元520、521年),见《文心雕龙注》731页。杨明照《梁书·刘勰传笺注》一说为普通二—四年(公元521—523年),见《文心雕龙校注》1958年版10页;近说为大同四、五年(公元538—539年),见《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187页。李庆甲《刘勰卒年考》定为中大通四年(公元532年),见《文学评论丛刊》第一辑184—194页。杨、李二家主要以南宋《兴隆佛教编年》、《佛祖统纪》等所载为据。这些新发现的线索是有价值的。尚存疑问是,若刘勰卒于大同四、五年,则他任步兵校尉之后的一二十年,史无记载;而《梁书》于其任步兵校尉之前的十多年,既详载其官职活动,何独后二十年一无可载?

  25 《梁书·武帝纪上》。

  26 《颜氏家训·涉务》。

  27 《梁书·刘勰传》。

  28 《寒素论》,《文苑英华》卷七六○。

  29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

  30 《晋书·裴頠传》。

  31 见《庾度支集》。

  32 《南史·庾肩吾传》。

  33 刘师培以“新野庾氏”为世族。见《中国中古文学史》88页。

  34 梁武帝《敕舍道事佛》:“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是外道。”(《全梁文》卷四)

  35、67、74 马宏山《论〈文心雕龙〉的纲》,《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四期。其“佛儒合一”说有一定道理,“以佛统儒”论颇待斟酌。说详下。

  36 《高僧传》卷十四。

  37 《高僧传》卷九。

  38、43 《弘明集》卷一。

  39 《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422页。

  40、41 《大正藏》卷八。

  42 《智度论》卷四十三。

  44 《闲居编·自序》。

  45 《送庶几序》,《闲居编》卷二十九。

  46 《释门正统》卷五《庆昭传》:“智者大师撰《金光明经玄义》,有广略二本行世。晤恩撰《发挥记》解释略本,谓广本为后人擅增,以四失评之。弟子奉先源清、灵光洪敏,共构难词,辅成师说。法智(即智礼)乃撰《扶宗释难》,力救广本,而庆昭与孤山智圆,既预清门,亦撰《辨讹》,驳《释难》之非,救《发挥》之得。如是反覆,各至于五,绵历七年。……自兹二家观法不同,各开户牖,枝派永异,山家遂号清、昭之学为山外宗。”

  47 《停云阁诗话》卷一。

  48 道安《二教论·儒道升降论》,《广弘明集》卷八。

  49 《列子·仲尼》篇。

  50 道安《二教论》引《清净法行经》:“佛遣三弟子,震旦(指中国)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彼称老子。”(《广弘明集》卷八)

  51 《喻道论》,《弘明集》卷三。

  52 《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五。

  53 《答法勖问》,《广弘明集》卷十八。

  54 《庭诰》,《弘明集》卷十三。

  55 《与孔中丞书》,《弘明集》卷十一。

  56 《答萧司徒书》,《弘明集》卷十一。

  57 《会三教》:“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见丁福保辑《全梁诗》卷一)

  58 《均圣论》,《全梁文》卷二十九。

  59 《弘明集》卷八。

  60 杨明照《刘勰〈灭惑论〉撰年考》认为写于《文心雕龙》成书之前(见《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一辑)。王元化《〈灭惑论〉与刘勰的前后期思想变化》认为写于《文心雕龙》成书之后(见《文心雕龙创作论》)。

  61 《全三国文》卷十九。

  62 《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孔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