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旧时明月》读后感精选10篇(8)

  在浩瀚的宇宙洪荒之中,这些光彩夺目的才子并不比我们显得高贵。复杂难料的世事总如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提醒着世人的渺小。我们如此,他们也如此。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先前独自住在厦门大学的一所寂静的大洋房里,到了晚上,我总是孤思默想,想到一切,想到世界怎样,人类怎样,我静静地思想时,自己以为很了不得的样子;但是给蚊子一咬,跳了一跳,把世界人类的大问题全然忘了,离不开的还是我本身。”人生如寄,因事知心。迎面遭受瞬息万变的际遇时,才会明了自己的脆弱,是如此不堪一击。

  而事实上,人本脆弱,只有无知的时候才最无畏。老师看透了这一点,因而看似云淡风/轻的笔调里,总含着令人断肠的悲辛。

  当然,许多人在日复一日的平庸里已经看不到自己的孤独。在一切信仰都已坍塌的当代,世人越来越像机械中的一个零件,按部就班地完成着流水线的工作,丧失了感知孤独的触觉。然而麻木的人未必就快乐,当他们偶然在亘古如一的清月中瞥见尘俗的自己,连自己都感到陌生,就会感到钻心蚀骨的痛苦和羞惭。这也就是许多年轻人听到前两年红极一时的《老男孩》中那句“未来在哪里平凡”时痛哭失声的原因,“曾经志在四方少年”如今对未来的期许却唯有“平凡”,他们可以推开许多扇门,可是每一扇的背后都写着“平凡”,为什么不是“浪漫”呢——“未来在哪里浪漫”?没有解释,这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真理,他们找不到错了的那个环节然后将它改正。那一刻,他们是多么厌恶这样的自己,又是多么彻底的孤独。我想,没有人可以平静地接受这种孤独。

  然而,《依然旧时明月》中,老师并没有展开说教,告诫读者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虚无。这是一个太难平衡的问题,而给世人制定好人生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政治家才会做的事情。每篇文章,老师都是点到为止,为我们展示世界的残酷时又用最玲珑的语言来缓解这种残酷,最后一笔荡开,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决定。缪钺《诗词散论》说“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老师这本书却是兼具了唐宋诗的优点,文采款款诗意盎然自不用说,哲思余味尤显得悠远绵长,发人深省。

  前些天听老师给本科生讲《诗经》,读到《正月》“不自我先,不自我后”的时候,老师说:“看到这两句诗的时候我总想起你们,说是天之骄子,其实是天之弃子。前些年我总觉得过两年就会好的,可是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你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正是‘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台下一阵笑声,我看了一眼老师,他没有笑。这段话并不是笑话。也许是因为学生太年轻,没看到即将面对的生命的悲哀和生存的虚无,才体会不到老师替我们感受的哀伤。也许,也是因为老师点到即止的缘故……

  即使已然翻到最后一页,仍然觉得这本书我尚未读完,或者一生都无法读完,因为关于生命的孤独与虚无,以及老师欲说还休的悲哀,值得我用相当长的人生去慢慢体会。我只是,刚刚做好准备……

  《依然旧时明月》读后感(八):孤独者的对话——过常宝先生《依然旧时明月(增订版)》述评

  孤独,是诗人永远的生存姿态,也是诗歌表现的永恒主题。过常宝先生的《依然旧时明月》一书,就是在这个“孤独”的话题下,凭借着诗人的灵性,与古代“诗人”这群孤独者们展开的心与心的对话。承载这场对话的媒介,当然就是诗人们流传后世的不朽诗篇。

  如作者所言,本书的意图在于,“以现代人的性情和话语,尝试着和古人沟通”。既然是沟通,就不同于“研究”——毕竟在“研究”的语境下,诗人及其作品就只是被动的“研究对象”,他们原本完整的躯体被解剖成字词、语句、意象、意境等等零件,并被随意拼接。因而解剖的开始,恰恰意味着诗歌生命的终结。本书作者为避开这种尴尬的情景,特意隐藏了学者的职业和身份,而以孤独的诗人的姿态进入到对话的情境中。希望通过这种对话,透过诗人留下的那一抔水月,“跨越唐宋,领悟到‘月光如水水在天’的无垠境界”。

  诗人的性情、境遇、学识不同,对孤独的体会和表达孤独的方式也就不同。张若虚的孤独,在于在茫昧无垠的宇宙时空面前,映衬出的个体生命的渺小和无所适从;王维的孤独,在那幽深的竹林深处。它是竹林七贤们所竭力逃避的,却也正是王维所极力召唤和求索的;孟浩然的孤独,在那漂泊的旅途中。漂泊,只是回避现实失意的手段,因而他的孤独是被动的体味;李白的孤独,是行者的孤独。行者,是因坚持梦想而自觉离弃人世的勇者。所以,他面对孤独的姿态是强悍的、主动的;白居易的孤独,来自那生命的柔弱易逝。生命的脆弱,并不因身份的高低而变化——尤其是那美丽的生命,因其美丽而尤显纤弱;元稹的孤独,源自那刻骨铭心的生死别离。它既不在那幽深的竹林,也不在那巍峨的蜀道,而在于那生活中的点滴回忆;杜牧的孤独,来自诗人对世界虚幻、荒诞本质的深切体味——这种虚幻和荒诞,在于个体人生,更在于整个人类历史;李商隐的孤独,存在于那一丝飘忽不定的思绪中,它或许起于诗人的悲凉人生,也或许是一时情绪的触发,飘渺而难以捉**;韦庄的孤独,是衰老的游子对于故乡的执着思念;晏几道的孤独,是多情才子对旧情人的依依不舍;柳永的孤独是沉重的,它承载着被自我身份抛弃的文人的失意,更卸不去那温情背叛者的自责和悔恨;贺铸的孤独是深沉的——因着蛮荒时代的集体情感的参与而显得深沉;秦观、姜夔们的孤独是孤高的、矜持的,他们的孤独,往往披着严肃、高雅的伪装。这份清高和矜持,是他们守护文士身份的堡垒;而元代文人的孤独是放纵的、嘲戏的——他们嘲戏,是因为被嘲戏……

上一篇:《莉莉安无处不在》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蒋介石画传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