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集读后感10篇

  《地圖集》是一本由董啟章 著 / 楊智恆 繪著作,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60,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圖集》读后感(一):关于地图的一本漂亮的书

  ** 封面和整体装帧都很不错,很漂亮的一本书,里面配的素描插画也是 相当喜欢。

  ** 文字是考证香港的老地图,很多文字描述是很艰涩抽象的理论。不过我喜欢城市篇和街道篇。有些有意思的小典故。

  **读了以后觉得,香港始终还是香港人的香港。

  《地圖集》读后感(二):城市虚构史

  如何呈现一座城市的面貌?最平常的方式,是刻画它的历史、人口、经济、饮食,等等。《地图集》则用地图研究的方式,去描绘城市的街道、符号与记忆。这本书有许多的地图学理论,但却并不严肃,因为它原是一本不像小说的小说,在看似真实刻板的考据中,潜藏虚构与梦幻。例如,诗歌舞街取名自毛诗序,春园街的“春”不解作“春天”而解作“泉水”,“春花落“乃后之“青衣”,是非真假难以辨别。这是过去之书,也是未来之书。“虚构,是维多利亚城,乃至所有城市的本质;而城市的地图,亦必然是一部自我扩充、修改、掩饰和推翻的小说。”由此观之,过去也是一种虚构;唯有人的想象,被自己认定为真实。

  《地圖集》读后感(三):对香港的了解要求很高

  因为我对香港既不怎么了解,也没什么兴趣,所以读起来觉得趣味了了。

  但是这本书的形式挺有意思,想象的城市、虚构的历史,同时又交错着一些和现实有关的部分。如果是对香港了解很深的人应该觉得很好读。

  本身地图是一个很有趣儿的东西。古代的地图会把人文意义放的很重,比如欧洲中世纪的OT图,永远会把耶路撒冷画成世界的中心,还有地狱入口什么的,就跟真的似的。那些山脉啊河流啊,也会因为重要性不一样而大小不同……一直到了地理大发现,地图才变得有参考价值一点。

  山海经也是啊,上古的人煞有介事地说什么什么地方有个大人国,坐在海边削船,说的特别认真,用刀尔登的话说,就像现在的人说什么地方哪条路有个消费站,怎么走可以绕过去一样233。等到了什么徐霞客郦道元,就变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把这些OT图,山海经,包括其他七七八八联合这本书一起看,还是有点儿意思的。

  《地圖集》读后感(四):关键词

  正如作者所言,小说家的想象和真实的重叠,大抵是最糟糕的事情。

  伪装的地理勘探自然科学的按图索骥法。

  作为建筑系来看,好奇的是建造和史料记载和符号图例的转换关系。可是阅读的过程中画面感很有限,总是点到即止,大概是作者吝于细节的细致叙述吧。

  志怪故事集,造币变白糖,四环九约的悲伤故事,很有粤剧的情长而教义的荒诞感。

  炎热的小岛两百年的传奇故事,最好看的还是针对地名的种种文字学者颇为张扬跋扈的望文生义。冰库和雪厂的来回盘旋,诗歌舞街,坚拿道。

  最好的结局是把它作为旅行指南。尽管“街道的名字不但不能讓人追本溯源,反而告訴我們城市如何在無盡地膨脹的建設中不斷的自我解構“。

  《地圖集》读后感(五):筆記

  - 我記得以前應該買過這書的上一個版本, 即: 《地圖集: 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 大概是大學年間吧。當時讀了幾頁, 唸不下去, 書本後來也不知所縱了。

  - 最近這書, 與其它幾本從新結集, 鼓起'勇氣'重拾書藉, 讀來沒有了十年前的艱澀, 反而多了不少閱讀的樂趣, 想來也反映了自身的成長吧。

  - 看這書前, 一股腦的看了不少香港掌故的文字。 拿起這本將'掌故'、地圖等看似很'事實'、'中立'的資料撚來弄去的文學創作, 沒有變得'啼笑皆非', 反而為自己創造了重新思考的一些空間, 去想想所謂的'本土'、'文化'、'傳統'應該如何理解。

  - 這本書, 千萬不要把裏面的東東當做真實的資料, 反正世界上也沒甚麼真不真的文字。不過如你已看了一些關於香港的老掌故或近代史, 不少文字看來會好玩很多。

  - 文字寫於1997年。14年過去了, 對這城市、土地的思考, 不知怎麼在讀這書時卻覺得好像在原地踏步。也許是發覺自己的後知後覺吧。

上一篇:《与艺术相伴》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在我说愿意之前》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