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王朝(上下)》读后感10篇(9)

  《万历王朝(上下)》读后感(十):当靠谱的臣工遇上操蛋的皇帝,大明这艘破船该驶向何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百度百科)。依此而论,高光的《万历王朝》,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

  该书以万历、张居正、李太后、冯保、张四维、申时行、王锡爵等历史人物以及张居正改革、万历十五年、立储之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全景式展示了万历新政十年的波澜壮阔和新政废除后的风雨飘摇。从小说的角度看,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刻画与评判,没有脸谱化,也没有囿于传统,而是始终围绕人性与人格,力求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从历史角度看,该书将皇权与内阁,清流与循吏,体制与人力之间的矛盾揭示的非常到位,可以说,虽然该书只是一部历史小说,但书中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自身的曲曲折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绝不少于《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等历史经典。

  万历皇帝既非开国之君,也非亡国之主,但他的知名度,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都非常高。他绝不是历史上最昏庸无能的皇帝,也绝不是励精图治的明君,但绝对是最有个性,最操蛋的皇帝。他年幼的时候,在张居正、冯保、李后这一权力“铁三角”的严厉教导下,也曾希望自己能成就尧舜之业,做一代明君。但在他长大以后,却逐渐发现自己敬畏的先生张居正,还有那个从小背着自己买糖葫芦,并走街串巷的“大伴”冯保,实际上并不是尊圣人之道的正人君子,而是贪财好色,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至于那场让明朝显现出起死回生迹象的“万历新政”大戏,真正的一号主角是张居正,二号主角是冯保、李后,贵为皇帝的自己其实只是个配角。如果说这种被欺骗的感觉和被忽略的滋味,是万历下定决心清算张居正和冯保的心理原因,那么,通过清算,君临天下无疑是清算的真实目的,至于心理原因和真实目的哪个更多一点,无论是已奉为经典的《万历十五年》和《张居正大传》,还是近年来的《明朝那些事儿》,都比较倾向于前者,高光的《万历王朝》也不例外。

  书中对万历皇帝这种被欺骗、被忽略的心理的描写有好多处,比如万历得知张居正回家葬父途中的豪华铺张,得知张居正大病之际仍有一帮乐女伺候在侧,得知冯保被抄家后惊人的贪墨,在张居正死后他内心深处多次冒出“我就不信,大明王朝没有你张居正不行”的念头等,每一次描述虽用墨不多,但却将情节和心理结合的非常好,血气方刚的万历用给帝国大换血的激烈方式**多年来的心理压力,这种自毁长城的蠢举用政治经济学是解释不通的,但用心理学却很好解释。当一个人被欺骗,被忽略,被压抑的时间太久,往往会导致心灵扭曲,而一旦有**的机会,其破坏力和报复性不仅仅是利令智昏,而且能摧毁一切。

  如果说,对张居正和冯保的清算是万历在年轻无知时的一种心理宣泄尚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清算结束后,万历的表现操蛋的让人大跌眼镜。开始清算张居正的时候,张四维、申时行这些肱骨之臣,邹元标、赵锦这些清流之士都清醒的认识到清算对大明王朝实属伤筋动骨,万历或许也很清楚,但是为了赌“我就不信,大明王朝没有你张居正不行”这口气,即使天下是他朱翊钧的,但还是要赌这口气,这时候的万历有点混,或者有点二。清算完毕后的万历十五年,天灾人祸不断,所有人都感受到大明王朝的风雨飘摇,可这时候的万历不但不思励精图治,反而做起了甩手掌柜,无论言官,还是阁臣,无论民生,还是边防,万历统统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有内宫的女人和手里的银子。当他看到宫内的珠宝被大小太监从粪车中偷运出宫,在内市贱卖后赎回“命根子”的那一刻起,万历心里其实很清楚,这时候即使张居正再生,大明也无法再起死回生了,自己所能做的只是整治内宫,防止自己的珠宝和银子外流,可结果却是扶植了一个比冯保、张诚更可怕的魏忠贤,当我看到狗食儿真名叫做魏忠贤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很清楚,万历王朝马上要结束了,大明王朝很快就要结束了,因为,魏忠贤不仅是宫中十多万“没那玩意儿”的大裆小裆们的活老祖宗了,而且成了九千岁了,距离万岁就差那么一点点了。果不其然,魏忠贤这个名字出现后,高光的《万历王朝》也匆匆收尾了。

上一篇:《盲人奥里翁》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辛亥·计划外革命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