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夜行》经典读后感10篇(5)

  (本书评尚无用稿记录,请有兴趣的媒体豆邮我。)

  《衣锦夜行》读后感(七):携梦打马入红尘的移民诗人

  廖伟棠的文字,一如他令人头痛的身份,总是分不清是此或彼。

  作为内地广东出生的70后,他是香港回归后新移民政策的获益者001号;把自己放逐到北京整整5年,自己也说爱它的粗糙与混乱,却因为一场轰动全球的运动会而提前与北京分道扬镳;足迹遍布整个地球,可是走到哪都有异乡的感觉……

  所以他没有文化上的隶属感,象个不归于任何疆域的移民,并且鬼使神差地选择了注定的飘泊生活,长时间地行走在不同的国度,充分发展了他性格里孤独冷硬的气质。

  这就难怪他的文章里有着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在任何地方的停留,都是对上一驻地的抛弃,也只不过是在下一趟旅程前的小憩。所以对景物的描写,既是行色匆匆的浮光掠影,又是见多识广的通感总结。读者会跟随他,时不时地在某个小细节下驻步凝视,不过即使一分钟的感触,也常常急如洪流,涌上心头,来不及一一分辨。一分钟过后,还没有收回思绪,又已经远走天涯。读廖伟棠的文字,就给人这样欣喜和恍惚杂错的触觉。

  梁文道说这是本“根本不用作者真正去旅行,早在启程前就已经想好要写什么了”的游记。完全正确。这是廖伟棠在各个城市中游走的心情笔记,完全私人,绝对个性。它不是有计划的旅行指南,我们不能指望从中找到一条有效的寻访线路。然而它也不是像余秋雨那样,用一颗文人的心去吟哦风景,借助语言把它们形象化、理想化,将种种美好的情感附骥其上,自得其乐地陶醉不已……

  但这并不是说,这本书是零信息的作品。恰恰相反,这是一本**充盈的书,靠的是它内在的活力。廖伟棠的文字是平实而生动的,散文精妙,诗歌洒脱。有很多意象的变幻,而少有起承转合的画面,读来让人迷醉、沉潜,既而欲辩也忘言。

  或许他从小接受了内地传统的语文教育,开始诗歌写作也是打1991年起,所以其写作符合内地读者的口味,遣词造句都有着我们习惯的模式。不像梁文道、黄碧云生于香港,长于台湾,文字有种内在的隔膜。不过从1997年成为香港人,进入香港媒体,浸染港式文化,并获得获香港文学界的肯定和褒奖,此等经历也必然反映在他的文字中。廖伟棠的书写变得更开阔更洒脱。正如《衣锦夜行》里所展示的,他随心所欲地运用散文、诗歌等体裁,自由不羁地表达行路上的点滴感悟。比如那篇赢得香港中文文学奖散文组亚军的《拉卜楞声色断片》,的的确确写满了拉卜楞所见之色、所闻之声:雪的苍茫,水的清艳,寺的辉煌,伴随着狂风的狮子吼,银河的水流声,法螺的低沉呜咽,曼陀铃的抑扬顿挫……然而缤纷的表象之下,写的更是自然万象对俗世灵魂的震动,种种文字,皆为幻影空花,被高原的风一吹、念经的声一振,即刻散化为无形,俱成断片。只有心中一念不息,恒亘如星辰,沉默如永生。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本书里的散文、随笔、游记,只要断开句子,读起来都象诗歌;而诗歌本身,并不讲究平仄和韵,收揽起来,也就是一篇随笔。诗化的语言、克制的比喻,配合装饰精美的摄影照片,其中深埋的情怀,捧读一遍,需沉思一遍,然后你会记住这个用诗写作、携梦出行的背包诗人。

  折射于诗文中,是一切在路上的人的内心真相。阅读之间,依稀相见。合卷之际,正好可以用这首书中的小诗来结尾,道一句——你好,再见,再见!

  《佛罗伦萨》

  在但丁之国远离但丁,佛罗伦萨最远。

  繁花吃掉了圣母,广场上百鬼夜行。

  俾德丽采不是唐婉,不知道沈园——

  我们也来说一声莫莫莫(AmoAmoAmo)

  我爱我爱我爱。百鬼夜行,汇聚于亚平宁

  的地狱。但丁敛翼,捂住肺腑:一块翡翠。

  俾德丽采也不知道我,秘密为她多写一行。

  天堂就是错错错(CiaoCiaoCiao),

  翻译过来就是你好,再见,再见。

  精彩看点:

  1、梁文道的序《何必见戴》文采斐然,不负才名。不可不读。

  2、台湾友人阿钝送给廖伟棠的诗“青春到处便为乡”,写得真是骄傲、洒脱。我们是否也因为青春在哪里燃烧过,而把他乡认做了故乡?

上一篇:时尚的江湖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修道士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