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书简读后感精选10篇(3)

  开篇的《十年之后》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贯穿着朋霍费尔对于历史的理解。当我们言说历史的时候,历史自身的道德意涵是不能被忽略的。尽管从有人的历史开始发生时,历史越来越走向一种非人的历史。以一种内在正义的尺度去思考历史的发展,无疑不是在发挥其中的神圣性意涵。于是,问题在于,神圣性在历史中是如何被言说的。以往,最高的神圣性来自于上帝,然而现代的发展从个人本位出发倡导的是理性祛魅的过程,从另一种列宁式的话语来说,则是神圣性的重构,人们自己铸造自己为神。费尔巴哈在《宗教的本质》里面开篇指出:“宗教乃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承认和思量。”这种说法,将所有的宗教归为人的活动。人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奉献给上帝的越多,留给自己的越少。”从宗教本身看历史的发展,历史就处于一种越来越缺乏内在正义的尺度之中——个体生命的保存成为历史的第一要义。于是乎,人的历史,似乎是在对神的历史的背离。牺牲,以往是指对神的献祭,而在现在,却可以是对人的献祭。

  此书有颇多的亮点之处,然而书信中的诗歌部分对于我来说难以理解。于是乎,这些问题便暂时搁置,以期再度阅读时再有所阐发。

  《狱中书简》读后感(七):书的第一章译文的修订

  一

  十年之后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时间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礼物,因为它是最无法挽回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每当我们回顾失去的时间时,就会感到如此的不安。失去的时间,就是没有经历一种丰富充实的生活的时间,就是没有因为学习和获得经验,没有因为创造的努力、承担苦难以及享受生活而丰富起来的时间。失去的时间,就是我们没有将它充实的时间,就是空虚的时间。所幸我们过去的十年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的损失不可估量,但是,我们并没有虚度时光。的确,同实在相比,同我们实际上经历过的生活相比,只能在回忆中完成的认识和体验,都只是一些抽象的东西。然而,正如忘却的能力是神恩的礼物一样,记忆,对我们所领受的教训的回忆,也是负责任的生活中的一个本质因素。在下面这些文字中。我想把过去十年间我们所领受的教训以及我们所得到的体验记录下来。它们并不只是我个人的体验,我并不力求把它们叙述得很有条理,也不企图去讨论它们或者使之理论化。我所做的,只是把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的种种发现,以及关于人生的种种领悟,在它们在我脑海里浮现时,马上匆匆记录下来。它们之间仅有的关联,只是具体的体验之间的关联。它们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必然是以往的那许多时代里早已经知道的东西。可是,我们获得了从亲身体验去重新认识它们的特别的权利。如果对于在那些年间我们得以享受和保持的那种精神和生命的契合,我没有一种深切的感激之心的话,那么对于所有这些,我是不可能写出一个字来的。

  我们脚下没有根基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确实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样,脚下几乎没有根基。每一种人们想得到的选择,看起来都同样的无法容忍,讨厌,而又徒劳无益,而人们为了获得力量之源是如此完全的向着过去与未来考虑了所有这些选择;然而人们并未因此沉溺于幻想的迷梦,仍然能够平静地、充满信心地期待着他们事业的成功。站在历史转折点上的、负责任而有思想的前几代人所感受到的,也许同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完全一样,这原因就在于:某种新的东西正在诞生,而在当时还无法把它从那些选择之中辨认出来。

  谁站在自己的根基之上?

  罪恶的盛大的化装舞会,已使我们所有的道德概念陷入了极大的混乱。用光明、仁慈和历史必然性伪装起来的罪恶的出现,会使任何一个受我们的传统道德体系哺育的人感到彻底的困惑。然而,在以圣经为基础来构筑自己生活的基督徒看来,这只不过证实了罪恶在人身上的根本性。

  理性主义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理性主义者怀着最良好的愿望,但却天真地缺乏现实主义,他以为有那么一点儿理性,就足以匡正世界。由于目光短浅,他想公平对待所有各方,不偏不倚,但却在彼此冲突的各种势力的混战中,他备受践踏,一事无成。他对世界的非理**到失望,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无用,于是退出冲突,软弱地向胜利的一方投降。

上一篇:翻译的技巧读后感10篇 下一篇:《The Dictator's Handbook》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