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笔记》是一本由贾平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定西笔记》读后感(一):定西是个好地方,那儿的马铃薯超好吃~
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去定西扶贫。到了马铃薯收货的季节,热情的定西人民会送给我们一些,拿回去蒸一下就可以吃啦,面面的,有浓浓的香味,超好吃。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定西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片土地也更加有感情~
《定西笔记》读后感(二):定西笔记
.3 在我的认识里,中国是有三块地方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一带,二是陕西的韩城合阳朝邑一带,再就是甘肃陇右了。这三块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纯厚,都是国家的大德之域,其德刚健而文明,却同样的命运是它们都长期以来被国人忽略甚至遗忘。
.4 杂事如同手机,烦死了它,又离不开它,被它控制,日子就这么在无聊和不满无聊的苦闷中一天天过去。
.48 农民的一生,最要紧的工作就是盖房子,如果某一家已经有一院房子,它就给子孙留下了一份光荣,作为子孙在长大成人后仍要再盖一院房子,显示自己活着的意义,再传给他们的后代。
——城里人买房异曲同工。
.66 胃有记忆,蓄存了感情。
《定西笔记》读后感(三):“乡土生活”体验记
薄薄的一本书,简短的游记加上一篇短篇。
比起前面的游记更喜欢后面的那篇文章。
承载着祖孙三辈人情感的一块土地,承载着希望撒过汗水的土地,有着莫名的深重意义。匆匆忙忙的世界里需要有一点执着。
贾平凹笔下的文字带着朴实的厚重感,展现了带着落后带着人情味的定西。一直在看作者写到酸面和土豆甚至有点想吃。
看到作者写的几个地方也有点小感慨,定西的乡村保持着原始的风貌让人怀念过去可是这种原始也是一种落后,让人叹息。村里的人看到外人来说要照相的时候会回到房间特意整理好容貌,即使生活很辛苦也不能被生活碾压啊。还有一直说着要带村民致富的村长也很真实,收到钢笔也会很开心的小姑娘......
这本书也算带我感受了一次乡土风貌吧,不管是城市的繁闹喧哗还是乡村的宁静落
后都是应该有的合理存在吧。
《定西笔记》读后感(四):读书笔记---你好定西
作者通过跋涉走访来给我们带来定西为之不同的风土地貌。
定西的人家一生要做4件对他们来说的大事:
1是帮子女嫁娶 2是建一座房子 3是替老人送终 4就是打水窖
那里穷困潦倒,但穷苦潦倒之下都在生机勃勃的生活着。
作者说按照常理来说定西的气候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可定西人却还是在那里顽强的生活着。
既然有人在这里生存,那么上天就赐予了他们不同但艰苦的生存方式。
他们敬奉神灵,热爱书画,把这一切作为信仰。
其实我特别喜欢乡村,老家永远是我的乡愁,小的时候每年回家乡,没到开学的最后一天都从来不舍得走,到必须走的那时总是痛哭流涕,我从没忘记我的家乡。
可是我又自私的希望家乡永远是儿时的模样,永远不要有人来开发它,它永远保持它最初的样子,这样就好,我太害怕一样东西破碎了。
看到作者描述的定西就觉得特别贴近,纯正的乡土气息会令我着迷,那里的牲畜,耕田车,焦黄的土地,稻田,包谷穗都能让我从中感觉到亲切,如果可以,我不介意去定西走上一走。
取名为定西的意义也是希望它安定吧。
《定西笔记》读后感(五):老的传统还有多少 科学是不是最好的
作为一个外地的甘肃人,去过几次定西,因为那里有我的外婆。少时家贫,我家在祁连山脚,路远,去的次数少。去年工作之中去了两次,记忆最深的是大舅的茶,和贾先生说的一样:一个小瓷杯,满满的茶叶,一次就熬出一小杯茶,慢慢悠悠,我和老舅围着火炉,一人一杯,聊着我的小时候,聊着定西的变化。那是我工作以来最舒服平静的一段时间,老舅平实的话,简单的茶,就连街上陌生女子的笑都觉得很舒服,以致我对我妈说以后找对象我也找个定西的。
再说的就是,关于科学和迷信。在院子中间的土地神,半山腰的土地庙,中堂的宝卷。。。都说现在人失去了信仰,过去又说迷信让会人失去理智。到底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科学,人的信仰有是什么。看书看得很安静,合上书,突然想起我家乡的一些传说、故事,现在都模糊了,开始有些担心后怕。那些陪伴我们的小时候的传奇故事,老人讲的老传统,现在还记得吗?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该给孩子讲什么故事?我们的根在黄土里,嘴里、笔下还能蹦出土香的故事么?
上一篇:《商业的常识》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羽·黯月之翼》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