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亿美金的教训》这本书,并非意味着所有企业都有成长为十亿美金的潜质。而是通过这十个案例,让我们鉴古知今,有所收获。上面的这三个教训,分别从产品-人-资本三个角度,无论自己是基层员工,还是公司高管,都应该有所作为,尽力避免这样的错误,避免企业重蹈覆辙,沦落为下一个悲剧。
《十亿美金的教训》读后感(四):一个窝囊废的自述
《十亿美金的教训》是林军写的另外一本中国互联网史,内容很不错。但更有意思的其实是林军在末尾写的后记——《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
在这篇后记中,林军通过他人口吻迂回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旁观者遇到的心理困境,“在很多人看来,直接参与所带来的感受要远胜于我这样的旁观”。何止心理感受,参与者的回报也比旁观者更丰厚,金钱财富和社会名望都是大大的。
但林军这老小子很窝囊地否认了这点。之所以说他窝囊而不是狡猾,是因为他承认了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认为自己做不到像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互联网弄潮儿一样,在互联网中掀起风浪。
他引用了芬兰诗人索德格朗的一句诗:我,自己的囚徒,推开那些罕见的时刻,生命是相信自己的软弱和缺乏勇气。
之后更直接地写到:
我的绝望在于,我的性格、禀赋和个人兴趣取向都决定了我其实很难以一个创业家的身份在商业领域持续前行……我每每陷入心有不甘、力有不逮的囚徒困境,左右摇摆,前后矛盾,举棋不定。最终发现我其实只适合做一名旁观者。说的太对了。科技记者当久了,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
一是看着过去的采访对象慢慢成长为互联网大佬,而自己依旧是个媒体记者,产生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在之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增加,比如发现之前的采访对象成长为互联网大佬,采访越来越难约。或者即便约上了,自己和对方的对话越来越不在同一个水平,很痛苦;
二是觉得当初一无是处的采访对象最后都能成功,自己也能试试,于是也投身互联网浪潮中。
三是发现互联网创业的种种艰辛,自觉能力不行,就此萎靡,之后恶化为自惭形秽的自卑心理。
这三种情况都有现实案例。第一种是刘韧,第二种是李学凌,第三种就是林军。
刘韧在心理失衡后创办了垂直媒体Donews,但始终是小生意。之后出了媒体敲诈的事,被周鸿祎搞进监狱,出来后又传出涉嫌操纵互联网金融诈骗的丑闻。
李学凌在离开科技媒体圈后,创办了YY,7年后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他是科技记者转行创业的人中,少有的成功案例,大多数野心勃勃的科技记者都死在成功路上。
林军一直没什么出息,在科技博客兴起的时候创办了雷锋网,运营至今也还是不大不小的样子。中间曾开通一个“左林右李”的微信公众号,做得小有名气,但不知为何又放弃了。论最高成就,他是三种类型中混得最差的。
林军在后记中还引用了一堆名人名言为自己的懦弱开脱,什么“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真正的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但之后又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承认,我的内心其实也有过动摇,也有过对easy money的追逐”……有动摇、有追逐那你就去做啊,永远只是在原地徘徊犹豫,想的多、做的少,结果就像那头两个草堆中的驴子,在“先吃那堆草”的犹豫不决中活活饿死。
《十亿美金的教训》读后感(五):互联网大败局:不要做自己的囚徒
过去10年间,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两波股市泡沫。在今天,互联网的前景依然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他们都败了。中国最大最早的社交网络51.、中文上网3721、抗衡华为的港湾、联想FM365、盛大盒子以及最著名的8848,这些,曾是互联网的翘楚。任何一个只要良好地发展到现在,价值至少也在十亿美元以上。《十亿美金的教训》提取了十个中国互联网失败案例,解读从成功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
互联网:十年轮回
中国互联网,在这两年大起大落。回顾辉煌者众,检讨失败者寥寥。《十亿美金的教训》这本书,来得恰逢其时。《十亿美金的教训》这本书,无论你从什么角度,都是可以一读的。如果你只是一个消遣者,把它当作小说来读,一场场纷争,一串串故事,一个个传奇,即使没有大快朵颐的感觉,阅读的快感也不会少的。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的从业者或者创业者,那些曾经或者现在依旧叱咤风云的偶像、大佬留下的教训,能否让你站到巨人的肩上呢?如果你只是一个“吸取教训”的癖爱者,中间的那些告诫,也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
上一篇:零压力社交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人间椅子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