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不断进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人的主观意志是不受大脑支配的。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去做人。
有些话,当我们说出口的那一刻自己都会鄙视自己,这不就是从荒原狼身上分裂出的那无数个与自己为敌的自我吗?
但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做荒原狼一样的人。这样的生活我们都知道很累,但我们却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因为,这同样是这个时代的病。
《荒原狼》读后感(九):并不轻松的笑声
从作者间或透露的信息看,哈里在自认是荒原狼之前的生活经历大致是这样的:当过教授,离职;结过婚,离婚使他一度非常绝望;精神生活把他拯救过来但又再次陷入绝望——作者是这样描述的:“后来,我极度孤独,尽力克制自己,逐渐建立起新的、苦行的追求精神和美好生活的理想,生活又有了某种宁静和高度,我潜心进行抽象思维操练和十分有规则的打坐默想,经过若干辛酸痛苦的年月,这样一种生活又崩溃了,突然失去了它那崇高的意义;一种莫名的东西驱使我重新到处游荡,疲惫不堪地四处奔走,新的痛苦、新的罪责接踵而来。”绝望一次不算什么,它甚至能让人生出更加强大的心愿,它几乎是赐福的:它会让人觉得世界突然无比广阔,不必再有什么虚饰、恐惧和阻碍——这个主题曾被无数次地描写过,不过只怕没体会过的人不会相信。但问题就是,它不会一劳永逸。在新的境界里,依然会有新的绝望——这是被折磨得疲惫不堪的荒原狼再也无法承受的反复。
在精神里转过了多少回,依然自称为荒原狼,并把生活中无数的痛苦归之为人格里“人和狼”的分裂,这看上去有点难以置信,但若把它看成一个寓言的开篇作者给出的基本命题,也就没什么奇怪了。因为我们将会看到,作者怎样立即把这个命题推翻,又不断重复他所认为的真相——真相与此相关,简单地说,不是人与狼,而是无数个自我。
如果说书中前半截偏重于真实细致地描述男主的痛苦来源,以及痛苦的人格面具(后面将一再揭示此“痛苦”是固着在男主身上的面具),那么后半截则侧重用近乎魔幻的情节——各种非道德场景、随时出现的狂笑来颠覆这种痛苦。作者称这种狂笑是“不朽者的笑声”,发出这笑声的不朽者是歌德和莫扎特。似乎作者推崇的是他们虽经历过纠结反复的痛苦,最终却选择以笑面对生命的品性——当然这不是什么虚假励志,生命的痛苦本质是真实的,但笑声是否绝望的厚礼,作者大概写这本书时还没有完全想明白。全书的最后一句写的是:“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的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帕勃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
男主在魔剧院经历种种荒谬,作者似乎是想把他在人类社会领域和私生活领域的大痛苦和小绝望统统枪毙一遍,因为是这些东西阻止他走向不朽,或者说“真”。而在这之前,作者已经借神奇的姑娘赫尔米拉之口描写了他所认为的不朽王国:“那么什么是我说的永恒呢?虔诚的人把它叫做上帝的天国。。。。这永恒就是真之国。属于这个国度的是莫扎特的音乐,你那些大诗人的诗,那些创造了的奇迹、壮烈牺牲、给人类提供了伟人榜样的圣人。但是,每一幅真正的行为的图画,每一种真正的感情的力量也都属于永恒,即使没有人知道它、看见它、写下它、为后世保存下来。”158-159但是这不朽王国里的真难道不和笑声有些矛盾吗?相当于是要求笑着经历痛苦——他描述的真的王国里的事物,哪样不是伴随着痛苦感受的?
另外,看得出作者对科技持的是一种颇不屑的态度的。除了他不朽王国里完全没有“科技”而外,他对收音机(本书中科技的代表)发了这样一通议论:“力量与行动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一思想,古印度人肯定知道,技术只是通过下述途径把这一事实的一小部分带进公众意识:技术为声波设计了暂时还极不完善的接收器和发射台。那个古老学问的精髓即时间的非现实性,迄至今日并没有被技术所注意。但是,最终它也自然会被“发现”,会被心灵手巧的工程师们掌握。也许人们会很快发现,不仅现在的、目前发生的事件和图像经常在我们身边流过,。。。。而且所有早已发生过的事情都同样被记录下来,完好地保存着,也许有一天,不管有无导线,有无杂音,我们会听见所罗门国王和福格威德说话的声音。”
上一篇:《遇見你之前》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布鲁克林孤儿》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