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后感10篇(2)

  哈里最终在魔剧院完成了预想的“赫尔米娜的死亡”。与其说是赫尔米娜的策划得以完善,不如说是哈里杀死了自己最为挣扎的一部分,杀死了他其中之一的灵魂赫尔米娜。他向往的赫尔米娜是摆脱挣扎后的那个自己,是可以放纵享乐然后回归死亡的自己。当他明白过来魔剧院中所有的人都是他灵魂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懂得了这场人生的游戏。

  《荒原狼》读后感(五):不懂折中的人

  荒原狼的痛苦有两个根源,一个来自自己,一个来自那个有病的时代。

  每个人都不是只有一种性格,我们是多种性格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有的人可以和多种性格和谐相处,能在对立的性格之间找到平衡点,然而荒原狼就是那种不懂得折中的人。而且他们把人想的太简单,认为自己有双重性格,人性和狼性。高尚,纯洁,美好,善良的就归为人性,粗俗,暴力,黑暗,残忍的就归为狼性。两种性格互不认同,导致荒原狼不能爱自己,不能享受生活,不能爱别人。而且,荒原狼想要彻彻底底的摒弃自己的狼性,摈弃一切粗俗鄙陋的东西,要听真正的音乐,要认真的工作,要痛苦的生活。比如在荒原狼的美学观点里,只有莫扎特海顿的作品这样的古典音乐才是值得听的,像爵士乐这种流行音乐绝对不是自己的粮食。然而评判人的标准不是好和坏,高尚和卑劣这样简单,在这两级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人,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比如作者提到的市民阶级。荒原狼认为自己只能有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是高尚的生活方式,看严肃文学,听古典音乐。跳舞,听爵士乐这类的事他不能接受。也就是才长久的生活里,他只发展了一个自我,而压抑了其他的自我。他不认同除了那个高尚的自我之外其他的自我,所以他不能爱自己,认为别人也不会这样的自己。当他遇到赫尔米娜,跟她学跳舞,满足了一直被压抑的需求,赫尔米娜又是温柔待她,他觉得这样美丽的女人也是会喜欢自己的,所以他觉得生活美好了起来。

  而且由于时代的关系,荒原狼生在了一个只知享乐的时代,一个从上到下都不作为的时代,因此他成立一个异类。

  《荒原狼》读后感(六):撕裂的灵魂

  如果看书时觉得内心**、扭曲,看完后又觉得豁然开朗,还有希望,大约是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抑或刚刚陪着哈里走过了这段危机旅程,反正这本书就是会让自己分不清精神与现实,甚至分不清那是哈里还是自己,我只是想说,偶尔可以从哈里的想法中窥见自己。

  哈里自称荒原狼,他本是个艺术家,追求伟大与永恒,反对战争、反对世俗,最初他把自己的人格归为人性和狼性两种,没有其他,他感到自己每天的日子停滞于“没有特别的病痛,没有特殊的忧虑,没有实在的苦恼,没有绝望,既不激动,也不惧怕”,每天只是心境平静地考虑下述问题“是否时辰已到,该学习阿达贝尔特·斯蒂夫脱的榜样,用刮脸刀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感到自己的人性与狼性相互**,相互批判,相互嘲笑,相互对立。

  直到他遇见赫尔米娜,她能充分地理解哈里的痛苦,给他安慰,给他生存的希望,赫尔米娜带着他去领略他曾经不齿的那些生活,“低俗的音乐”、“嘈杂的舞会”、“肮脏的**”,然而他却发现,自己可以在这种自己曾经不齿的生活中获得快乐,找到生活的希望。而在我看来,赫尔米娜其实就是哈里的另一个精神人格,他发现了她,并且爱上她,给了自己濒临崩溃的世界一个缓冲,虽然最终他在魔剧院中杀死了赫尔米娜,但是他意识到了一个人的人格中包含了成千上百个“自我”,男女老少都是“自我”,他们可以像棋子一样自由组合,重新排列,一切全在自己的意愿,自我的选择,也许在下一次进入这个魔剧院复盘这场游戏时,他会选择杀掉自己,又或者是杀掉帕勃罗,还有可能是“三人共处”,也有可能像莫扎特一样,付诸一笑,冷眼旁观……,因为帕勃罗和莫扎特在我看来也是哈里的另外的几层人格,而哈里追逐一生想要的便是“莫扎特”。

  “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

  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帕勃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

  也许,我们都有一个“莫扎特”在等待着自己。

  《荒原狼》读后感(七):荒原老狼

上一篇:《遇見你之前》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布鲁克林孤儿》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