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道德的人》读后感10篇

  《违背道德的人》是一本由[法] 安德烈·纪德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违背道德的人》读后感(一):不背德的背德者

  让我惊奇的是,我没有感到书中的主人公所违背道德的事,我在心里为他做的所有更新,呐喊正名。他说他爱妻子,他同时也在怀疑自己。行动表现上他的确可以说是一位好丈夫,但是实际上他内心中对妻子的爱可能不如对那些男孩子的。如果说对男孩子的爱是出于生命的话,那他对妻子的爱可能是出于义务出于对父亲的尊重。可是这样的背德又怎么能怪他呢,要怪也只能怪这残酷的生命。所以作者内心的所有斗争与怀疑,,处处写着痛苦二字。同理,后天的约束抵不过自然的力量,抵不过生命的力量,所以他怀疑自己所有所学,怀疑同伴们的思想,怀疑自己的幸福。就像他说的:人类最美的作品毕竟都是痛苦的产物。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活在幸福的枷锁之中而不自知,这样是不是不如这敢于更新自己的“背德者”的十分之一呢……

  《违背道德的人》读后感(二):米歇尔的新世界

  说实话,看到的不是很懂。或者正如作者说的,他只是在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关于生活的困惑。因此米歇尔才对朋友说:“请你们现在把我从这里带走,告诉我生活的理由”。

  大胆揣测,米歇尔大病痊愈后,就从一个信念坚定的清教徒变为以感官代替思想的异教徒,站在一个可笑的**的任性的自私的角度去看自己过去一直慎重对待的世界。有些曾经看重的现在抛弃了,有些曾忽视的现在发光了,有些惶恐现在淡然了,有些罪恶悄悄滋生了,这一切转变就像打破了世界原有的框架。他觉得自己宛若重生了。

  然而他的妻子仍是他同原来生活的唯一链接,只有在和妻子相处时,他还扮演着原来的自己。而当他的妻子同他一样遭受疾病的折磨,最后撒手人寰后,他同原来的世界彻底告别。他的迷茫正是基于一种对新生活价值的惶恐和不确定。

  《违背道德的人》读后感(三):写在三部曲阅毕之后

  游走在道德模糊的边缘

  不曾越界,没有批判,亦无赞美

  过度自由和无边界即是地狱

  “从前有过幸福,这对我是绝对不够的,我不相信死去的东西,不复存在与从不存在在我看来是相等的。”

  梅尔纳克给米歇尔的一席话,也象征着纪德抓住当下的人生观。

  “任何创新、罪恶、艺术不可能没有悠闲就欣欣向荣的。”

  让他找回生命存在的那些孩子们被辛勤的劳作磨去了青春鲜活的脸庞,米歇尔看到他们该会多么黯然神伤——自己过度拥有而感到痛苦的、别人所过度稀缺的自由。

  其实道德三部曲可以重新起名为

  《窄门》——《恋姐》(较准确)

  《田园交响曲》——《恋父》(较比喻)

  《背德者》——《恋童/同》(较隐晦)

  顺便发表一下我最喜欢的《田园交响曲》诺贝尔获奖感言!

  因为这本是最正常人的视角!!!

  窄门是清教徒的极端信仰,背德者是异教徒的自我徘徊。

  ↑↑↑以上两本过于神经质了

  纪德的这种矫情真是*到我骨髓里面去了。。

  《违背道德的人》读后感(四):非人力所能克服的悲哀啊

  没有上帝也不能放弃行善,没有地狱也不能不警惕作恶。善恶固然没有绝对标准,世事纷扰,固然令人难辨善恶,但人一生所为,无非知善知恶,为善去恶。可以违背上帝的道德,但不能违背人的道德……但什么是人?

  米歇尔是一个学问渊博、思想高超且不乏爱心的人,对妻子,对朋友,对穷苦受难的人们,他满怀同情和悲悯,竭力摒除自己知识的傲慢和物质的豪奢,甘与生活相刃相靡。他唾弃那些已经死去而无关乎生活的历史,他嘲笑那些恐惧生活的诗人和小说家……但什么是生活?

  太多抽象的字眼,看似高尚,实则不堪;然而最实在的官感和本能欲望、肉体欢乐,“一瞬间带来而又带走的东西”,就是真诚的生命么?

  没有学识和思想,甚至没有基本的文化教养,都无妨,但人类在阳光下大地上生息繁衍世世代代,食色之外,难道不只有无聊和空虚?

  渴望做一个强者,渴望坚强的生命,激奋昂扬的生活,渴望自由和幸福,不愿承担来自上帝或别人的任何义务和束缚,不愿平庸度日,对于违背常理的行为(偷窃、撒谎)感到欣喜和冲动,渴望痛苦和流浪,宁静的幸福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一样无足轻重……

上一篇:《永别了,武器》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地下》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