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道德,其实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大多人的看法之上,而我觉得其中含有专制的成分。譬如对待同性恋,这难道说是违背道德的,这不过是天性使然,born to be,并不存在孰是孰非。芮欣姐在这周的课上说,神圣和世俗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一条神圣的接近上帝的路呢?对待同性恋的观念亦如此,如果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能够比较宽容,允许宗教的力量,允许他者的存在,那么这样的道德评判还会成立吗?
小说的开头就提到了《圣经》的《约伯记》,约伯在圣经里是一个即使身处困境但仍然有着怀疑的勇气和信念的人,男人是向前来看他的三个朋友讲述他的这段经历,到最后他的三个朋友也仿佛沉浸在他的故事里,而不是像约伯的三个朋友对约伯进行了批评和反驳。男人的陈述以及约伯对上帝的质问,一个是在拷问人自身,一个是在问上帝,二者虽有不同,但同是一个质疑,我们所相信的作为评判的标准到底在多大层面上正确?又能否用这样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这样的评判又到底能够带给我们多少幸福,是不是试用所有人?
读来是很悲伤的,男人依旧还是恋童,他的故事似乎还会继续,可是却看不到一个未来,至少找不到男人所期望的未来。
《违背道德的人》读后感(七):自由或是背叛
第一次读纪德的小说,读的过程非常痛苦。不是因为难懂,而是米歇尔的情绪。他总是在到处走,总是不满意,对他的妻子玛赛琳也是一无所知。全篇几乎没有对话,在文章里,我们听不见玛赛琳的声音,她完全是一个被忽视了的人。我不知道这样一段婚姻和感情对玛赛琳来说是怎样的沉重,但是作为女孩,我想我的难过是因为玛赛琳的遭遇。
先说米歇尔吧,他是个自私冷漠的人。与其说他背叛了学问、信仰、婚姻,不如说他在背叛人,背叛他作为人这么一种身份。文章不止一点暗示,包括他故意迎合偷剪子的男孩、他在玛赛琳需要的时候离开、欣赏那个犯罪男孩等等一系列反常行为,都表明了他的故意背叛,而且背叛的原因并不因为什么,而只是他想那么做。叙述中,米歇尔除了对自然和土地有好感外,其他的一切都让他不耐烦。他似乎总以一种逃避的姿态存在着,他厌恶一切束缚,不论这束缚是不是他的义务。
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作者说,听了米歇尔的故事,我们似乎跟他一块犯了一次罪。是的,我想这就是纪德的真正用意所在。背德者,不是米歇尔一个人,米歇尔不过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人身上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叛逆。纪德借米歇尔的口说出:背叛,是生命的一种诚实。
通常来说,人的本性里有一种原始的破坏欲,破坏欲的实现能给人带来快感。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伦理法律道德束缚着它,多数人觉得活得痛苦,除了正当需求被压抑外,更大一部分是这种破坏欲的不被满足。关于这点,圣经传道书里说过,穷苦的人们被人欺负,没有人同情,强势的人欺负别人,也没有人同情,在必须遵守的或者与生俱来的孤独面前,人人平等。背德,是人性的一面,它不单单指向米歇尔,而是所有的人。文章在一开头就说,米歇尔说,“我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已经为无法逾越,但我也说不明白,我对你们直说吧,我需要说话。懂得追求自由,这不算什么,难的是知道做个自由的人。”,小说中的米歇尔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这就排除了他的背叛的偶然性,并且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纪德明明是从哲学的层面来思考背叛。因此,米歇尔的背叛就有了普遍性,与其说米歇尔是主人公,不如说他是这一哲学命题的实验者,纪德把这个人类共同的命题抛给了米歇尔,可故事的结尾,米歇尔却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除了诉说。可见,与其说文章在批判什么,不如说他在揭示一种现象,作者自己也没解决,整本书都是背德与自由这一生命哲学命题的探索。
再说玛赛琳吧,通篇她似乎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是作为妻子,在丈夫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米歇尔自己思考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玛赛琳在做什么、玛赛琳的想法。关于她不幸遭遇,她从来没有抱怨,我们或者说米歇尔都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抱怨。读着这个故事,我觉得很难过,活着已经够艰难了,亲爱的人们,为什么你们要彼此折磨,世界上真的就没有长长久久的脉脉温情了么,那么我要寻找的那个人,是不是根本都不存在,那一刻,我觉得很绝望。
上一篇:《永别了,武器》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地下》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