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是一本由唐建光 主编 / 杨东晓 庄秋水 等著作,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毕业生》读后感(一):随便写写
记下想法。
我只看了国学门,表示非常失望。
因为怀着对“不可复制的国学院传奇”去看的,所以在未阅读之前,脑子里的问题就是“它如何不可复制了”。
但是翻了5页都是介绍“王国维之死以及王国维死后各方的反响”。
之后重点还是放在王国维身边的人以及王力(对这个人的印象就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必读书是他写的)遭到了怎么样的迫害。
然后的标题是“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是吴宓的演说词,接下来用了很短的篇幅介绍两个人物陈寅恪和蒋廷黻,依旧抓不到重点,两个人的人文魅力丝毫没有显露出来。
既然是一本偏纪录片式的板块,为什么连那段历史中最辉煌的成就都只字不提?国学四大师也一笔带过,那专门列一个“国学门”有什么意义?
但多少我的阅读带有浓厚的主观期待色彩,从某种程度上不可否认这是一本选题优秀、制作精良的书,但内容,只能用……
《毕业生》读后感(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又到了一届学子将要毕业的时节,在我所在的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三五成群的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拍照留念着。《毕业生——百年清华的中国年轮》的重磅推出,似乎很适合这个气氛。
市场上有同名的《毕业生》,但是这个《毕业生》的分量却格外凝重,因为它讲述的是刚刚进入百岁,培育了众多各个领域杰出人才的清华毕业生。胡锦涛、朱镕基、吴邦国、***、黄菊;华罗庚、邓稼先、王淦昌、钱三强、周光召、朱光亚、陈省身……;;梁启超、胡适、罗家伦、梅贻琦、闻一多……与“清华”有关的众多著名人物留在了史册上。
也因为这众多的杰出人才,说清华用百年的时间缔造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实不为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清华,原本一个小小的留美预科学校何以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脊梁?《毕业生——百年清华的中国年轮》里,或许能看到它在历史的道路上碾过的一道道鲜为人知的重重车印。
《毕业生》读后感(三):清华群
文BY张立宪
清华百年,举世都得瞩目,因为她是那么重要,中国的科技发展、经济命脉、教育成果、建筑特色、水利环境、政治动向,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决定的。前面那些领域不好统计,但有人已经用精准的数据列出了清华出身的高官数量。说清华群是中国政治版图中的巨无霸,别说北大人大复旦浙大没有二话,就连牛津剑桥哈佛耶鲁也得暗挑大趾。
从基本教养上讲,勋章和桂冠应该是别人授的,而不是自己颁的。对于清华这所拥有高考状元最多、智商情商高到爆棚的学校来说,其他对手都四夷来朝了,清华本身自信到谦卑的程度,应该不在话下。那好,请允许我们说几句风凉话。
既然说了,中国的科技发展、经济命脉、教育成果、建筑特色、水利环境、政治动向,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决定的。那么,我们的科技、经济、教育、建筑、环境、政治如今是这样一幅样子,不知清华人作何感想,难道要怪到邯郸煤矿师范专科学校头上吗?
这些领域我都不懂,说说艺能界的八卦吧。前几年,一位德高望重的表演戏教授(忘了是中央戏剧学院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了,尽管这两所学校相互间彼此鄙视,但对外基本是一幅德行)出了一本书,几乎所有演艺大腕都纷纷力捧,献上各种赞美和感激,因为,他们全是这位恩师培养出来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位从事表演教学工作几十年的老师,恰恰是把中国的表演艺术给毁了。他教给这些演员一些东西,更教给他们诸多毛病。
没错,所有的演员都是他培养的,但所有的演员都那么夸张造作,除了摆一个“我在演戏”的pose外,几乎不再演戏。好像他们大学几年只学了文身一门课,然后在自己的脑门上刻出“我会演戏”几个字拉倒。做老师的,应该难辞其咎吧?尽管您劳苦功高。
在其位则谋其政,有许多功德,是那个位子本身赋予的,而不是坐在上面的那个人。但我们总是习惯性讴歌把持某个行业某个位子若干年的家伙,感谢被他废寝忘食地治理了这么多年,却不去想一下他日理万机的效果如何,是把事情变得更好还是更糟。就像中石化中石油献给自己的悼词上,肯定会说“为十几亿人能用上汽油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功莫大焉。他们要求我们牢记铭刻在大家眼前的荣耀石,却不理会身后的那根耻辱柱。
上一篇:插图全程教学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塞林格传》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