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读后感(三):驯服巨兽:知识与权力的千年大战
一向喜欢郭老师*浅出,旁征博引又不掉书袋的叙述方式,翻完《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对于我这个哲学系的人来说,倒是也读出了许多专业哲学书籍少有的乐趣,特别是,作者的着眼点集中于知识和权力的关系,集中从如何论证(在我看来也是驯服)中央帝国的合法性,来进行历史的叙述。
秦汉以降,一个宏伟的中央帝国突然降临在中国人的面前,大家都手足无措,包括知识分子。春秋战国三百年的分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列国纷争,让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到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治理者则是一个个的诸侯和卿大夫,天高皇帝远是实际存在的。
而随着虎狼之国秦以法家的军国主义横扫六合,统一中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文字、度量衡等都获得统一,这一次“全球化”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也让秦始皇野心膨胀,肆意使用这台国家机器,最终导致二世而亡。
帝国的伟业就这样毁于一旦,知识分子得出的结论是:废黜法家暴政,施行黄老之道。只要当权者遏制住自己的权力冲动,国家就能够安定繁荣。汉初的统治者确实是这样做的。
巨兽就这样服服帖帖了。
但巨兽本身的冲动依然凶猛。郭老师把汉学的公羊学叙事认为是为大一统的帝国作论证,为刘家帝王的统治作论证,这是一条路,即给这头巨兽锁上知识的枷锁,让他无法乱动。天人感应的理论,以各种天相的变化,来约束帝王的行为,以孔圣人的秘传心法,来威慑统治者。
这一套在汉代其实运行的挺好,综合黄老、阴阳和法家的儒生们也如鱼得水,开始了自己的共治之路,在把皇帝抬上去的同时,也把孔子抬上去。
魏晋乱世,玄佛道兴起,三教竞争,一直到唐代末年,儒学才再次赢得了话语权。佛家本来是出世的,着眼于人心,对政治权力本无兴趣,虽然有人有地,但终于是中国的犹太人,随时面临被国家提款的危险。
道家喜欢帮闲,但毕竟理论太弱,东抄抄,西借借,靠着炼丹作法糊弄世人,登不上大雅之堂。天天扯着老子就是佛陀,伪造各种假书,连蒙古人都看不下去了。
玄学本来有强烈的反动基因,以自然对抗名教,后来就落入到佛教的玄谈里,而彻底遗忘了竹林七贤背后的政治关怀。人性虽然苏醒了,艺术自觉、美的自觉,可惜不过成了生活的点缀。
三教互相争吵,统治者无所适从,这时候,法家、墨家这个时候已经没落了,能够承担救世责任的还就是儒家。可惜儒家又没有佛道那样的逻辑和世界魅力,连统治者自己都不是特别喜欢。所以历代帝王也就喜欢靠着巨兽的惯性,用儒法来治理国家,自己私下里就搞搞佛道玄,政治和文化是分离的。特别是在人才的观点上,更加多元。进入巨兽的体制,除了学儒,还可以学道,学诗。唐朝科举,除了考明经,进士科,诗赋科等不拘一格。帝国始终能够完美地处理三教的关系,让他们各自去争取信众。
唐末开始的少数民族的侵略,成为帝国生存的最大威胁。三教太乱,根本无法统一国家的力量。这个时候,继秦朝、北朝之后,有一个军国主义的世界呼之欲出。偏偏宋朝就是忌讳军队,压抑着军国主义的冲动,靠着财政赔款,绥靖辽金元厦等国家。
但知识分子怎么看的惯?夷夏之防,华人怎么可以给野蛮人送钱,低身下气呢?但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王安石和司马光,一个主张实用主义,一个主张道德主义。王安石变法之后,实用主义落败了。
而从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之后的儒学,占据了优势。那时的儒学发展壮大,博采众长,佛道没落或者儒学化,儒家彻底地统一了人民的思想,可惜也断送了皇权。(这波古文运动的参与者都是北方世家大族,少有南方人,而之前的北魏就是靠着军国主义战胜了南方,北方文化的保守由此可见。)
宋代的古文运动接续了唐代北方的保守主义,从佛道里面抄抄抄,抄出了一个理学,又借着自由办学、印刷革命、商业发展等,征服了中国。这次征服,不过是佛教的世俗化版本。他们用道统来约束政统,用天道来克制人欲,用三纲五常、内圣外王来规划巨兽的肌理,结果呢?
巨兽从三个对手,无数个对手,变成了一个对手,那要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
上一篇:英国情人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再一次相遇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