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清欢,岁月安好》读后感10篇(3)

  慕容素衣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力,清丽细腻的笔触、严谨详尽的史料,经典的诗词,将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呈现在《浮世清欢,岁月安好》一书中,令人品读时,仿佛穿越茫茫红尘,邂逅那个历经命运波折,仍渴望过花月风雅人生的李清照。

  本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随书附送书签一枚,《漱玉词》一本。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读后感(三):李清照: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之前,女性中还有谢道韫、张彤云才名远播。人们常常拿这三个人作比较。称谢道韫有林下之风,张彤云有闺房之秀,而李清照,出乎意料地将这两种特质集于一身。同时代的人,盛赞她是“闺阁中之苏辛”,后来者,则称她“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古代文学硕士出身的慕容素衣,在其所著的《浮世清欢,岁月安好》写道:“‘亦是林下风,亦是闺中秀’的评价对李清照来说,是十分贴切的,她的性格,正是柔情中有清狂,婉约中见豪放。”

  为什么这么说呢?慕容素衣在这本书里,从李清照的生平以及词作赏析中做了独特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李清照的出生环境和闺阁时期。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山东章丘县明水镇。那一年,正是宋神宗元丰七年,大宋尚未遭逢战乱,文化繁盛,词坛名人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晃补之、周邦彦等群星闪耀。李清照生得恰逢其时,吸收了这一时代的艺术文化精华。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本人也以文章扬名,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与苏门子弟多有诗文往来,是闻名一时的雅士。他非常赏识女儿的聪明才智。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李格非不仅鼓励她读书,还鼓励她博览群书。并亲自将她带到汴京教养,为她寻觅良师,带她参加文人集会。使得李清照开阔了眼界胸襟,并能和以男性为主导的文人圈子一直保持密切的互动。

  李清照自身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开明的家庭教育中又形成了男子般的胸襟。她不想让写作诗文变成闺阁中的自娱自乐,她试图争取世人的认可。

  那首中学时都读过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以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让她名动京都,驰名文坛。

  她不满足于此,17岁时,主动写出两首唱和张耒的咏史诗,张耒的《读中兴颂碑》在当时广为传颂,全诗对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进行了谴责,歌颂了郭子仪等中兴唐室的战功。得到刚即位的宋徽宗的称许,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中兴“之望。 李清照读此诗后,作“夏商有鉴当深戒,简册汗青今俱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等语。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清照的史识明显高出张耒。诗中,她并没有停留在歌功颂德的层面,而是剑指叛乱之源,对所谓的“中兴”进行了冷静的反思 。

  少女清照,初次显露了她在创作上的野心:不满足称雄于闺阁,更要和男儿比肩。而诗中之意,也颇得其父的一个“真”字。

  接下来跟着慕容素衣来看看李清照在与赵明诚的婚姻生活。

  宋朝人十分爱才,有才华的女子也备受关注。李清照身负绝学,在婚恋市场上受到追捧。自她写咏海棠的“绿肥红瘦”这一千古名句后,太学生赵明诚就已倾心于她。 李、赵邂逅之初,李清照有一首《点绛唇》十分传神:“和羞走,倚门回望,却把青梅嗅”。这首词正是描绘的李清照自己初见情郎的娇羞之态,可以算得上是婉约派的绝佳之作。而她婚后所作《丑奴儿》中的“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则近于直露**,可见得清照行文无所顾忌的独特之处,与同时代的“淑女”们相比,大胆而前卫,豪放之风隐现。

  李清照、赵明诚这对夫妇历来为人称羡。有“夫妇擅朋友之胜”之说,两人不仅情意相通,更有诗词文学和对金石文物的共同爱好作为感情纽带。两人都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重要。赵明诚初婚时并无经济来源,为支持他的金石收藏,李清照不惜典当心爱的衣物首饰。李清照这种安贫乐道个性来自于父亲李格非的身教,更来自于内心的追求,她已与广大士人一样,心中充满对“道”的向往,抛却了一般女性对外在物质的执着。

  与赵明诚在青州田园归隐的十余年中,清照生活上甘于朴素,收集起书籍、文物来却愿意倾其所有。在丈夫致力于《金石录》的撰写时,清照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创作,赫赫有名的《词论》就作于此时。

上一篇:《中国式关系》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天使在消失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