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慕容素衣对李清照其人其文的赏析,就正好比“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样,丰富生动,让我如获至宝:嗯嗯嗯,这就是李清照,没错,说得真切情。
比不了古代文学硕士出身的慕容素衣对李清照生平的细研和词作的赏析。但读一读她的这本《浮世清欢,岁月安好》却正好将她的研究成果收入囊中,对“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李清照来个全面客观了解,学一学慕容素衣对易安居士词作的欣赏和分析。一解“好大水”之尴尬。
李清照,凭一部《漱玉词》惊艳了整个词坛。后来者称她“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以李清照的生平为经,词作赏析为纬,生动呈现了李清照“一半是豪杰,一半是闺秀”的形象。
全书共分七卷,分别用“如梦令、”“点绛唇”、“长相思”、“清平乐”、“孤雁儿”、“诉衷情、”“武陵春”七个词牌名作为卷目,讲述了李清照的闺秀生活、婚后时光与晚年景象,并对她的词作背景与艺术水平进行了赏析。
在闺秀生活时期,慕容素衣着重分析了李清照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出众的才华和宽松的环境让李清照名动东京。
李清照出生的那年,恰好是北宋词坛群星荟萃的年代。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晃补之、周邦彦等纷纷登场。而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正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与一干文化名人过从甚密。
李格非从不限制女儿读哪类书,更不拿三从四德的规范来约束她。他不仅鼓励女儿博览群书,还将她带到汴京教养,发她寻觅良师,带她参加文人雅士的聚会,揄扬她的才华。
从李清照的部分作品可以看出她涉猎广泛。如“公路可怜合至此”,又如“青州从事孔方君”,分别出自《三国志》及《世说新语·术解》,足可证明她读书不局限于闺房天地。
正是彼时的社会环境和李清照自身的家庭环境,让李清照的这一时期活得无忧无虑,身心舒展,与一群少女泛舟溪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又一次醉中问雨后海棠,作“绿肥红瘦”。此句一出,就如倚天出鞘,少女得以名动东京。
邂逅赵明诚,她“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小女儿情态跃然纸上。古时没有影视,她的文字描绘却胜似影视。
慕容素衣也描述分析了李清照的婚后生活。夫妻聚散,也让她的词作充满离愁别绪。但清照的独特之处,不仅**缱绻,更在于行文从来都无所顾忌,且有与男人一争之心。
李清照与赵明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时期的李清照,词作多聚散两依依。“云鬓斜簪,徒要教郞比并看”。更有“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夫妻之间**取笑,在今天看来正常不过,保守的宋代人却认为她离经叛道。慕容素衣称她肆意率真,正是本色所在。
清照夫妻相得,不仅情意相通,且又志趣相同。虽然日子稍显清贫,李清照却能舍身上衣来支持丈夫的收藏之癖,并一同作《金石录》。
美满的婚姻给李清照增添了不少光彩,婚姻中的考验也激发了她敢爱敢恨的鲜明个性:“炙手可热心可寒”。
赵明诚时常外出,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人比黄花瘦”。
青州偕隐期间,二人最为安逸、最为相得。“赌书消得泼茶香”。清照的《词论》在此间出世,《词论》展现了她的争强好胜和强烈自信,她希望自己能够与男性词人一较高下。
靖康元年,宋朝走入风雨顠摇。清照夫妻乱中南渡。她忧心国事,“南游尚觉吴江冷”,明诚弃城潮逃,她虽选择荣辱与共,却还是感于楚霸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先她而去,李清照孤独存世,倚弟而居。晚景颇为孤凄,但仍然打起精神。慕容素衣称她晚年的她是“灰烬中的火星”。
晚年的李清照再适张汝舟,虽明清兴起过为清照改嫁“辩诬”之风,但慕容素衣认为这样的言论,是因为这些卫道士倾向于将清照塑造成一个纯洁无暇的圣女,一个守节终生的贞女,一个温柔和顺的淑女。
但恰恰李清照是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从不违背内心的的人。尽管她误信了张汝舟,但很快她就不惧俗世眼光,在和离不成的情况,坚决讼离。这在当时,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李清照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晚年的清照,并不一味“凄凄惨惨戚戚”,仍然心系家国。“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上一篇:《中国式关系》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天使在消失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